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高一部一局”联合发文:
依法严惩文物犯罪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5日对外发布。意见针对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不可移动文物,地下文物交易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依法严惩文物犯罪。

  据悉,2020年8月,公安部会同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了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395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79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420余名,追缴各类文物8.28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6477件。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是打击文物犯罪的重点和难点。意见对此进一步明确“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范围,规定古建筑、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中包含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部分,也应认定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对象。意见同时明确,对于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为盗掘目标的等盗掘未遂案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实践中犯罪分子常常采用破坏性手段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局部进行盗窃,如切割石窟中一尊佛像的佛头。意见对此规定,对于“针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筑构件、壁画、雕塑、石刻等实施盗窃,损害文物本体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五类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不可移动文物未遂的犯罪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地下文物交易问题,意见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和倒卖文物罪中的“以牟利为目的”的认定,作出了指引性规定。此外,为进一步明确文物犯罪案件的管辖,意见规定文物犯罪案件的犯罪地既包括工具准备地、勘探地、盗掘地,还包括涉案文物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加工地、储存地等,以解决实践中“由物及案”的管辖难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依法严惩文物犯罪
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千余名部队救援力量紧急驰援四川泸定地震灾区
“母亲邮包”惠及全国110万余名困难妇女
我国已有超1500个科技馆和科技类博物馆
不动产权证书作废公告
关于衡阳市珠晖区粤汉路安居里175号土地权属性质的公示
驾驶证遗失 作废声明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供电线路计划检修预告修改
供电线路计划检修预告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依法严惩文物犯罪 2022-09-06 2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