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邓正华
耒阳因耒水得名,全市有6563处水域,穿境河流达640余公里。青少年下塘下河游泳玩水习以为常,溺水风险很大。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为有效遏制溺水事故发生,近年来,耒阳市坚持人民生命至上的理念,堵疏结合、先堵后疏,盯人与盯水域并举,有效整合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探索出“三定五防”工作方法,压实防溺水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意识,在全市筑牢一道道生命防线。
全面行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去年5月11日,耒阳市委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对防学生溺水工作进行研判、动员、安排,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由此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地“防溺水人民战争”。
耒阳市不仅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防溺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500万元,还将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定为全市防溺水重点防护期。市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党委(党组)挂图作战,村(社区)全面盯守,建立全市“一盘棋”协调联动机制。
教育部门积极讲好防溺水安全教育“第一课”,组织各学校开展家访、广播宣传等;宣传部门加强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安全公益宣传;水利部门对县管水库和流经人口密集区的县管河段等重点水域和溺水多发地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乡镇(街道)上门入户进行防溺水宣传,排查辖区内重点水域、配备盯守员……经过仔细梳理,全市13个职能部门、30个乡镇(街道)责任上肩、分工明确,合力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同时,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电视电台、文明耒阳App、“村村响”每天多时段轮番播放防溺水安全知识;乡镇(街道)通过流动小喇叭、宣传车和“屋场恳谈会”等形式走村入户宣传;三大通信运营商在重点防护期每天向手机用户推送防溺水短信;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实时播报、推送防溺水工作动态,营造人人参与、个个知晓的防溺水浓厚氛围。
盯守员是否在岗?救援设备是否齐全?……针对这些问题,耒阳市开展常态化督查督办,对各乡镇(街道)防溺水工作人员在岗巡查盯守、警示牌和水障设置、隐患整改等情况进行“四不两直”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暑假期间,实行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周一约谈。
“我们重点对溺水安全隐患应发现而未发现、应整改而未整改、防溺水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从严从快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下转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