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康廉泽 黄怡峰)“这两块复垦的土地可以种大豆、油菜等农作物,感谢人大代表的监督履职和县检察院的公益诉讼……”8月30日,衡南县咸塘镇高桥村党总支书记唐新国指着该村朱家冲组的几块红棕色旱土介绍,这些铁路边的大片新土在周围翠绿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三个月前,这里是被荒草包围的水泥地。”市人大代表、高桥村党总支原书记袁桂芝介绍。原来,怀邵衡铁路建设时,曾租朱家冲组农用地近30000平方米建设钢筋棚、弃土场和施工便道。该组大力支持,但对方仅付了3年租金,2018年12月铁路通车,施工队撤离,临时用地一直荒芜未恢复。今年2月,衡南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袁桂芝在参观公益诉讼成果展览时,发现土地复垦是检察院监督的范围,立即提出该村临时用地荒芜多年的问题。
3月8日,县检察院对县自然资源局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经补证调查,于6月6日送达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行复垦监管职责。衡南县自然资源局即成立由相关各方组成的整改领导小组,请省地质测绘院出具复垦方案。相关方面迅速行动,破碎、清理了厚厚的水泥坪,恢复大片农地。鉴于气温高不宜种树,但已预留经费并已到位。
8月30日,为做好怀邵衡铁路临时用地复垦验收工作,探索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高效衔接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衡南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民检察院、县自然资源局、咸塘镇,邀请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和公益诉讼检察官,来到高桥村查看复垦现场,和高桥村干部群众一起召开屋场恳谈会。衡南县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院的监督有利于让政府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这个复垦项目可以成为衡南县今后重点工程临时用地复垦的样板,“高桥经验”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