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美国党争导致政治乱象丛生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下油葵三百亩 好风景成好“钱”景
丰收的扁担沉甸甸。
“乐”油葵。
采油葵。
“秀”油葵。
运油葵。
油葵脱粒。

  ■通讯员   钱   辉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割花盘、装筐、挑运……数十名村民穿梭田间采收油葵,伴着阵阵欢声笑语,十分热闹。近日,记者走进常宁市洋泉镇巷坪村的油葵种植基地,这里的300多亩油葵进入采收期,成熟的花盘朵朵颗粒饱满,在阳光下黝黑诱人。

  “这个葵花盘比我的脸还要大,葵花籽颗颗饱满,今年可是丰收喽!”一位村民打趣地说道。田边,一车又一车的油葵花盘被运到加工厂,堆成一座座小山,工人们轮番上阵,脱粒机开足马力,不一会的功夫,葵花籽就被整整齐齐地晾在一旁。

  “今年前期强降雨、后期天旱,影响了油葵的产量,但总体还算不错,预计能收4万斤籽,产油2万多斤。按目前的市价估算,收益在40万元上下。”巷坪村党支部书记邓成青介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巷坪村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发展农旅一体化产业,为百姓增收开辟新途径。油葵种植就是该村乡村振兴的产业之一。

  “之前这片地只有少部分村民拿来种花生、黄豆和脐橙,其他的都是撂荒,长满了杂草,没有有效利用。我们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以免费发放种子和包销等方式都没能调起大家的积极性。”邓成青笑着说。后来,村两委决定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实施土地资源整合,打造优质油葵基地,既保证了耕地的使用,也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风景,还能为村民带来旅游收益。说干就干,4月底,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冒雨将30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油葵苗。7月初,油葵花开,基地游客络绎不绝,带动当地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及村民务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油葵花开的时候,我们村里的车子排了好几里路长,地里全是游客,周边的农家乐更是客满!”说起油葵花开时的盛景,葵花山庄负责人高兴地说。

  油葵种植项目不仅给当地带来了风景,也为当地农户带了“钱”景。“看到老百姓的笑脸,我们产业兴旺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和销售服务,让葵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花,让广大群众从乡村振兴的观望者到参与者,最后变成受益者,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邓成青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种下油葵三百亩 好风景成好“钱”景
“无尽的脆弱与混乱”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种下油葵三百亩 好风景成好“钱”景 2022-08-17 2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