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琪 通讯员 唐兰荣
“老罗,禾苗怎么样,有水进田吗?”“现在一季稻正在怀苞,亟待打井抽水……”8月16日一大早,水利干部黄维就赶到珠晖区东阳渡街道办事处的种植大户罗春禄的田间了解旱情。
热浪袭来,大地“喊渴”,抗旱保灌已刻不容缓。连日来,珠晖区水利局选派10余名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重点深入到东阳渡片、茶山坳片、酃湖和衡州路街道片3大片区中的农业生产易旱区、农村饮水保障不足区、生态流量不达标河段,指导当地开展找水调水等保障措施,协助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精准对接到灌区、到田块、到农户。
目前,珠晖区15座小(二)型号水库正常蓄水216万方,占正常库容72%。全区山平塘基本正常,蓄水1351万方,在67%以上。在不降雨的情况下,蓄水工程除留足人畜饮水及生态用水外,可供农田灌溉用水18至27天左右。
“目前,我们已摸排了全区农作物旱情,大致分为灌区覆盖区域、提灌站覆盖区域、机井覆盖区域,确定东阳渡街道光辉村、新坪村、金松村、兴湘村为部分砂土岩和不靠近水渠等水源农田区。”珠晖区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当前稻田缺水问题,该局将指导当地村组在东阳渡街道光辉村、新坪村、金松村、兴湘村4个行政村计划打机井12口,酃湖乡上托村、双江村、光明村3个村计划打机井5口,缓解机井周边稻田旱情,助力农民抗旱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