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珂)早稻陆续开镰后,接茬又进入晚稻插秧期。连日来,农户们抢抓农时,一边收割早稻,一边忙着耕田、抛秧,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广阔稻田褪去“金黄”又披上“绿装”。
7月21日,耒阳市马水镇桃花村一片刚刚收完早稻的农田里,伴随着机械的轰鸣,3台抛秧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盘盘绿油油的晚稻秧苗被“喂”入输送带后,顷刻间便整齐地立在已平整好的水田中,分布均匀,坐蔸稳固。
“一台抛秧机一天能抛秧50多亩,是人工抛秧的10倍以上,产量能提升8%左右。早稻收完,赶紧耕地,种下晚稻,整个过程紧凑连贯,不用担心误了农时。”驾驶抛秧机的是耒阳市顺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飞。今年,他种植早稻2000多亩(包括农事服务)、晚稻800亩左右,预计半个月左右能完成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工作。
看着绿油油的晚稻秧苗,李文飞心里对今年的收成已经有了数。“晚稻苗根系发达又壮实,平均亩产800斤肯定有的,除去成本,平均每亩纯收入达200元左右,光晚稻收入就有18万元。再加上早稻生产和农事服务两项,估计今年进账可突破50万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今年以来,我市坚决扛牢扛稳粮食生产第一责任,多措并举扩种粮食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守住耕地“命根子”、管好农民“米袋子”,计划种植早稻230余万亩、晚稻250余万亩,并已全面完成早稻播种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收获早稻面积95.8万亩,其中机收早稻面积91.2万亩,机收率达95.2%;已种植晚稻面积75.65万亩,其中机插机抛晚稻面积34.82万亩,机插率达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