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岳区境内植物特有种共有5种
自治凝人心 法治弘正道 德治树新风~~~
~~~我市开展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衡阳群众体检活动
~~~市水务集团举行水厂开放日活动,让市民近距离见证“一滴水的旅程”
陈颂国:~~~
~~~两天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逾20亿元
2022年05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颂国:
坚守矿山三十载 俯首甘为“老黄牛”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臻臻

  外貌敦实憨厚,脸上总挂着笑容、不爱唠叨,就喜欢默默做自己的事。这些是陈颂国给人的第一感觉。

  30年来,陈颂国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矿山中,不惧岁月沧桑、不畏艰难困苦;他凭着一股坚毅和执着的精神,乐于奉献,甘当矿山的“老黄牛”,展示了一个新时代工人的风采。

  在祁东县官家嘴镇的一个偏远山村里,湖南金水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矿验收中心就坐落于此。陈颂国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配矿、验收,在工班房、矿石堆、宿舍三点一线地连轴转。

  配矿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品位的矿石进行搭配、混匀,使其满足矿山矿石产品质量要求。“通过将高低不同品位矿石进行质量匹配、中和,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公司同事蒋静告诉记者,原矿验收中心涉及外购矿验收,利益关系复杂,陈颂国一直坚守初心,从不接受别人一根烟、一餐饭,牢牢守住了企业的“粮仓”。

  陈颂国家住祁东县城,考虑到回家路途远、山路不好走,陈颂国平日都住在公司宿舍,忙的时候每个月才回家一次。每天天刚亮,陈颂国便要起床,开车送矿石,接下来就是在露天的环境里,在一堆堆的矿石里不停地选石、砸石,开铲车搬运,工作枯燥且有时任务繁重,但陈颂国没有说一个累字。

  近年来,公司经营遇到困难,为提高原矿品位,陈颂国带着部门同事白天配矿,晚上手选废石。近4年来,他手选废石10万吨以上,为公司创效800多万元。此外,学汽修出身的陈颂国为了勤俭节约、控制成本,有时铲车、验石设备坏了,他就自己动手维修车辆、设备,几年来,维修费就节约了50万元以上。

  “即便工作闲下来,他也没闲着,叫上工友去铺碎石路。”一提到陈颂国,同事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口中满满的称赞。原来,为了方便公司产品运输和周边居民出入,陈颂国利用空闲时间,带头用废石铺出了一条长达7公里的公路,为公司节约维护、建路成本超过500万元、临时用工成本150万元以上。

  爱工作、勤劳动,陈颂国一刻也闲不下来。为打造绿色矿山,他带领队伍定时洒水管路、喷水降尘;在上千平方米的废石堆上覆土、植草,进行堆矿场山水分离、生活垃圾深埋等,为公司节约后勤开支300万元以上。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时,他身先士卒、主动请战,日夜值守在公司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多件,收到周边村民感谢信30多封。

  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但他坚守矿山一线,赤诚奉献多年,为金水塘矿业持续发展发挥了自己的一份光和热。陈颂国这种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三牛”精神获得公司领导和公司员工们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公司最忠诚的“老黄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全球仅存的9株野生绒毛皂荚进入盛花期
“湾村明白人”让乡村治理“更明白”
树立德者有所得的价值导向
探索生命之源 从小节水护水
坚守矿山三十载 俯首甘为“老黄牛”
高新区招商引资传佳音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坚守矿山三十载 俯首甘为“老黄牛” 2022-05-23 2 2022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