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吕梁山村:
抓产业、促增收、固成果

  暮春时节,记者走进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

  蜿蜒洁净的硬化村道,鳞次栉比的农家屋舍,遍布各处的特色景观……吕梁山腹地的这座山村呈现出别样风景。乘着乡村振兴东风,段村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发展富民产业,全村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干劲越来越足。

  今年62岁的蔡文明过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下过煤矿、做过小买卖,但家里仍然是年年入不敷出。2014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通过小额扶贫贷款买了20多只羊,2016年底靠养羊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他养的羊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只,过上了好日子。

  蔡文明的家,是一座敞亮的平房小院,院前照壁上,彩瓷贴成一个金色的、大大的“福”字;小院西侧,两囤金黄的玉米颗粒饱满,两辫长长的大蒜低垂在院墙一侧,满满的农家气息。

  “2007年前后,我们村从坡下的旧村陆续搬迁到了现在的新村。搬迁以前,吃水很困难,要到很远的地方排队挑水,有时候一天也挑不上一担水。现在好了,水龙头一扭,清水哗哗地就来了。”蔡文明说。

  “现在,春天剪绒、冬天卖肉,去年我家卖了25只羊,净收入4万多元。我和老伴还种了10多亩玉米,刨去成本还能收入1万多元。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说起今天的好日子,蔡文明满脸笑意。

  村党支部书记李佳莉介绍,段村过去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一共1627口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894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村里脱了贫,产业也兴旺起来,乡亲生活越来越好。如今的段村,种植、养殖、光伏等产业多元发展,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

  在段村村委会便民服务中心,醒目挂着一张“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战图”,上面清晰列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名单,每一户的监测识别时间、风险分类、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解除风险时间等一目了然。

  “脱贫摘帽后,我们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早发现、早帮扶,通过医疗救助、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等一系列针对性帮扶措施,长期跟踪监测,稳妥化解返贫风险。”李佳莉说。

  “衔接乡村振兴最终还要靠产业和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引导外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李佳莉说,村里打算将现有的养牛场扩建到100头规模,并新建8个双孢菇种植大棚,力争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打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综合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红苹果 好日子
用好红色资源 砥砺初心使命
抓产业、促增收、固成果
井冈山上的红色“接棒人”
产业强、农村美、群众富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抓产业、促增收、固成果 2022-04-28 2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