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邹健 王勤)4月26日至27日,衡阳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和县人大第十八届二次会议次第开幕,衡阳县进入“两会”时间。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后五年,衡阳县将坚持以全链式兴工、全领域强农、全方位融城“三大工程”提速增效,打造东部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中部地区重要陶瓷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大城衡阳”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基地、锦绣潇湘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等“五个基地”,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衡阳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面貌明显变化、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政府效能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等殊荣。2021 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94.91 亿元,同比增加 90.63 亿元,年均增长 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02亿元,增加1.35亿元,年均增长2.65%;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
未来五年,衡阳县将锚定“‘三大工程’提速增效,‘五个基地’量质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目标,具体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围绕“全链式兴工”致力壮大工业实体经济;围绕“全领域强农”,致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全方位融城”,致力推进产城乡融合发展;围绕改革开放,致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把推进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围绕绿色发展,致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围绕人民至上,致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到202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