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靖 图/王皓永 张志伟 周围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
4月18日上午,我市最后一名确诊病例从市第三人民医院治愈出院。至此,本轮疫情5名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确诊病例“动态清零”,治愈出院率100%。
此前的4月13日,全市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如期解封,衡阳市全域实现大数据行程卡“摘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市上下同心,“疫”呼百应,“疫”往无前,做到了“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好的结果”,实现了“零扩散、零外溢、零院感”的目标,打赢了输入型疫情防控阻击战,本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A.以“快”阻快,高效斩断病毒“传播链”
疫情突如其来。
3月30日凌晨2:58,衡东县疾控中心接到衡东县人民医院的报告:衡东县石滩乡卫生院10混1采样管初检呈阳性!
快!生死时速,间不容怠。与病毒竞速,相隔一分一秒,往往天差地远。
衡东县疾控中心立即向衡东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及衡阳市疾控中心报告。10多分钟后,衡东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便派出7支应急机动队开展流调处置。
接报后,衡阳市疾控中心当即派出3支应急队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处置工作,并逐级报告上级领导。
上午7:30,衡阳市、衡东县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体系,牢牢把握“黄金24小时”!
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秦国文为总指挥长的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及时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处置中的重大问题;前线指挥部一直坐镇衡东县进行现场指导和综合统筹协调。
秦国文一线指挥调度,并多次前往衡东现场督导;在北京学习的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多次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调度指导;其他相关市领导在衡东现场指挥调度;各县(市)区领导靠前指挥、一线调度,全市上下昼夜勤作,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斗迅速打响!
4小时内完成核心调查,确定病例;24小时内完成流调,确定密接、次密接者;组织专家研判分析,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区分级落实管控措施;快速将病例、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锁定、管控、闭环转运、隔离,确保不落一人,防止外溢……一切都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
24小时内完成“三区”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
72小时内完成“三区”三轮核酸检测!
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以快阻快,斩断了病毒传播链条,最大限度防止了疫情外溢,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下好了“先手棋”。
B.以“标”作细,多方联动织密“安全网”
快,体现的是速度;准,彰显的是高效。
快和准的背后,是我市多方联合作战及标准化操作的成果。
疫情发生后,快速锁定源头及与之有关的的密接者、次密接者最为关键,这就需我市公安、公卫、工信的相关专家协同联动,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和专业优势,全时、全量、全程汇聚信息,密切协作配合,迅速锁定源头,精准研判风险,快速筛查高风险、潜在风险人群。
在衡阳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忙碌的身影、专注的面孔、布满血丝的眼睛……这是一场与病毒无形的赛跑。
流调溯源追寻要把密接人员的基本信息、行动轨迹、接触历史、聚餐情况等还原出来,做到既快又准,不出丝毫纰漏。我们看到疫情通告中密接者的轨迹,虽只有短短一两行字,却是对成千上万条零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心血结晶。
比如一个确诊病例曾去过某地,流调溯源团队就要锁定该时段与确诊病例接触到的所有相关人员,随后根据接触的时间、空间和频次去把这些人一个个地全部找到,通过疾控部门专家的现场判性确定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
感染者何时进来?何时出门?与谁距离感染者最近?谁没戴口罩?谁曾与感染者在洗手间擦肩或有过交流?这些都需要进行分析判断。
公安发挥侦查优势、公卫运用流行病学专业视角、工信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正是公安、公卫、工信三支队伍各展所长,握指成拳,为衡东县快速控制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
边要守到位、点要盯到位、人要管到位、事要做到位、责要落到位;核验要“一扫二看三查四验”; 对入衡人员实施“一劝、二报、三检、四隔”防控举措——“边点制”“四步一体”等标准化工作机制的实施,让全市上下一盘棋,多方联动织密“网”,作实作细防控严。
在各县(市)区,疫情防控人员按要求细致做好密接、次密接人员流调排查、人员管控、核酸检测、风险区域划定和管控等防控措施。
在各重点疫情防控点, 公安部门对棋牌室、茶楼、商店、餐饮场所、旅馆、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美容洗浴场所、生产加工企业等“九小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大检查;教育部门全面暂停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外托管服务,暂停安排学生外出实习实训、暂停接待外来学习交流,严格人员外出管理审批制度,严格管控好入校措施,把好校园防控第一道关口;全市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均设有疫情防控监督员,督促来往人员现场扫描场所码,查看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查验行程卡。
在各边界卡口,工作人员对过往车辆和人员严格落实“一扫二看三查四验”“四步一体”查验措施,严格做到五个100%和五个无差错。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商粮部门对应急企业和大型生活必需品市场的日供应量、日调入量、库存量进行全天监测和跟踪,确保粮、油、肉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备得全、调得出、用得上;工信部门根据省物资保障组规定的品种、数量,将防护服、口罩、测温枪等防疫装备储备到位。
水、电、油、气、煤、通信、公交畅通运行;“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供应无虞;各种疫情防控物资随调随用……
谋事在先,有预则立。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波澜不惊。
C.以“群”聚力,上下同心打赢“阻击战”
抗疫有我,请你放心!
在衡阳,有这样一群人,戴着口罩,穿着红色“马甲”,奔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市井社区。他们可能是共产党员,也可能是普通群众;他们中有人大代表,也有政协委员;衡阳好人、道德模范、团员青年都是他们中间的一份子。我们虽然看不清他们的样子,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衡阳群众”。
跟我上!党旗飘扬,筑牢抗“疫”红线。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红旗漫卷西风,鼓舞昂扬斗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4月3日,石鼓区委政法委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在联点的人民街道向阳社区召开了一次以“重温入党誓词,奋战抗疫一线”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协助开展信息核查、核酸检测、溯源流调等工作,有效保障了一线防疫力量。
在珠晖区前进里社区,56名党员参与到“敲门行动”、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的每个环节,为社区疫情防控筑起了坚实的“红色防线”。
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手册、粘贴“场所码”、落实石鼓区五一大市场进出人员“戴口罩、扫码、测体温、一米线”等疫情防控措施……五一街道望城路社区15名党员主动报名,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
让我来!“青”心奉献,凝聚“团”结力量。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全市各级“衡阳群众”青年志愿者为坚决遏制当前疫情扩散、打赢疫情防控硬仗贡献青春力量。
在衡邵高速西渡收费站,青年志愿者引导过往车辆停车接受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卫生检疫、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等工作。
在南华大学附二医院,青年志愿者积极做好医院出入口及诊室人流分流引导,查验入院人员体温、口罩、健康码,进行核酸检测,并对检出发热患者由专人专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做到闭环管理。
在衡南县各地,青年志愿者穿上背后贴有健康码和行程码的“红马甲”开展“敲门行动”,化身“行走的二维码”,筑起疫情防控的“移动堡垒”,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
看我的!榜样引领,争当防“疫”先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全市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奋勇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中国好人”、市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唐备战不但率领好人尹红梅、周正国、罗中豪等来到防控点参与管控志愿服务,还调度近200名“衡阳群众”志愿者参与我市“流调”工作、衡阳火车站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增援志愿服务。
“湖南好人”尹春云发动妹妹、外甥女等家庭力量一起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其中,尹春云的外甥女蔡湘儿,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00后大学生。半个月前,她来到姨妈尹春云家探亲,不料发生疫情无法回到学校上课。在尹春云的感召下,她自告奋勇加入了“衡阳群众”志愿者队伍,在衡阳市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办做流调工作,为衡阳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还有“中国好人”肖高敏、“湖南好人”黎凤兰、“湖南好人”王永红、“湖南好人”刘康青、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祝传香……无数“好人”或“道德模范”点亮了这个春天,为衡阳战“疫”增添了一抹暖心的“志愿红”。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本轮疫情阻击战中,在灯火彻夜通明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在与病毒战斗的隔离病房、在守护衡阳的“边”“点”重要关口、在社区(村)防控一线,处处都有“衡阳群众”志愿者鲜红的红马甲及不知疲惫的工作身影,他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争当“参与者”和“守护者”,成为这个春天最美丽的风景、最动人的画面、最暖心的场景。
雨生百谷夏将至,暮春韶光正当时。
摘“星”不摘“防”,“两手”都要硬。当前的衡阳,正一“谷”作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阳光明媚、激情四射的季节,正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