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2022年04月23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经济首季迎来“开门红”
——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文鹏

  在2022年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暨重大项目现场观摩会上,我市通报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3.89亿元,增长6.3%,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符合预期。

  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地方税收收入分别增长9.9%、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0.93亿元,增长4.6%,总量与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一季度,衡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大力开展“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处置了疫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产业稳中向好


  稳字当头,最先要稳住的就是产业这个“定盘星”。

  今年以来,全市以“五单一图谱”为抓手,加快推进“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重点优势产业链建设。一季度,全市十大重点优势产业链实现产值450.72亿元,增长16.2%。

  工业经济稳产满产,为一季度经济增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一季度,实现工业税收13.5亿元,同比增长22%,增幅居全省第3名。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制造业全口径税收增长27.88%,其中衡山县、衡东县、衡南县、常宁市分别增长178.39%、95.65%、77.06%、68.71%,为全市制造业全口径税收增长作出突出贡献。

  园区发挥了产业发展“主力军”作用。各园区以“五强”举措建设“五好”园区,一季度,全市9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白沙绿岛高新区除外)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48.87亿元,增长18.5%。其中,高新区、常宁水口山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农业数据同样亮眼。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328亿元,增长9%。176.8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任务全面落实,生猪产能总体稳定、季末生猪存栏增长2.1%。

  服务业持续恢复增长,也令人信心倍增。1—3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8%。其中,1—2月,10个行业门类中,有5个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0.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6.1%。632家规上服务业单位中,营收增速达到10%以上的有362家,占57.3%。


  项目投资强劲


  借助于“五制一平台”机制,我市项目投资持续提质升档,点燃了发展“新引擎”,相关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从投资结构看,产业投资成为主要支撑。一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增长13.1%,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6.3%。其中,衡南县、耒阳市、常宁市产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增速分别达45.1%、41.4%、32%。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9.9%、48.1%,增速分别排全省第3、第4位;制造业投资增长46.2%,第二产业投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个百分点。

  从投资进度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较快。1—3月,55个在衡省重点项目开复工43个,完成投资124亿元、占年计划的28.9%,比全省平均进度快5个百分点。267个市重点建设开工复工项目211个,完成投资220亿元、占年计划的29%,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左右。湘南纺织产业基地、衡阳师院南岳学院转设项目、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聚集区、船山时间谷等一批项目进展较快。

  从投资后劲看,重大项目储备接续有力。1—3月,全市在线办结项目973个、总投资额1100.65亿元。其中,社会投资项目数605个、占全部项目比重居全省第一。2022年衡阳市招商引资项目汇编正式发布,共收录项目133个、总投资1915亿元,为全市项目投资接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活力十足


  创新推行“赋码保护”机制,强力推进市区两级财权、事权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

  市场主体大幅增加,说明衡阳经济的“活力值”也在不断提升。一季度,全市净增市场主体1.74万户、净增企业0.22万户,分别为去年同期的2.2倍、1.1倍,市场主体总量和企业总量均居全省第2位。

  市场有活力,也带旺了城市的“烟火气”。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市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29.4%。其中,粮油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53.2%、54.4%、25%、14.5%;新能源汽车消费来势喜人,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73.6%;线上零售增长稳健,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60.5%。

  顶住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压力,衡阳对外交流日趋活跃。一季度,中欧(中亚)班列发出13列,同比增长225%,发送货值5361.43万美元,规模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引进内资总额达254.66亿元,增长19.3%。


  “钱袋子”更鼓


  发展质量高不高,不仅看增长速度,更要看“钱袋子”。

  从数据看,政府的“钱袋子”更鼓了,财税质量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8亿元,完成地方税收31.62亿元,增长11.5%;地方税占比提升到66.1%,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税占比位居全省第3。

  居民的“钱袋子”,也能折射出经济大势。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

  政府和老百姓双向加力,推动衡阳的金融“家底”更加厚实。一季度,全市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达5044.56亿元,居全省非省会城市第一,各项贷款余额3016.9亿元、增长8.9%。

  政府财力增加,金融实力增强,意味着民生建设能够更加给力。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56亿元,增长24.9%;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中心城区“断头路”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有序有力推进。生活更便利了,环境也越来越美,人们能更好地享受发展“红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习近平的读书故事
衡阳经济首季迎来“开门红”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衡阳经济首季迎来“开门红” 2022-04-23 2 2022年04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