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蒸湘方兴。
历史的纵贯线上,衡阳这座城市每一次能级提升都与人才引领息息相关。一部衡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荣的奋斗史、创业史、追梦史。近年来,衡阳人才沃土的磁吸效应不断放大,“人才雁阵”格局渐成气候,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积聚了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正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人才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近期,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衡阳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积极融入国、省战略布局,致力于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人才强国、人才强省作出衡阳贡献。
3月3日,春光正好,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在这开足马力的“一年之计”,“动员令”吹响、“路线图”明确,标志着衡阳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真真切切将“第一资源”变成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的“第一动力”。
“尚贤者,政之本也。”我们既要在思想认识上“站得高”,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切实增强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又要在担当作为上“落得实”,紧紧围绕“三强一化”引育用留人才,积极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和强大动能。
念好“招才经”,让人才“愿意来”。当前,中央和省委赋予衡阳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衡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接下来,衡阳将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持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深入推行“揭榜挂帅”、市校企合作引才、柔性引才等模式,进一步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全力建设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