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风家堰能这么快修好,要感谢常宁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千方百计争取来维修资金,让下游三四百亩稻田恢复了自流灌溉。”2021年12月29日,站在潭水河边,常宁市庙前镇西湖村党总支书记龙敦芬指着刚完工的风家堰向记者介绍。
踏过泥泞的田埂到了风家堰,记者看到,风家堰和其它横在河面的堰坝不一样,是斜着的,像在河上“挥刀断流”斜切了一刀,边上的水渠像躺在地上的大鱼,张“嘴”将坝身拦着的水流“吞没”……“不要小看三四百亩田呢,我们村2000多人总共才800亩水田。”一位村干部补充说。
原来,西湖村曾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由西湖、石马两村合并,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90 户 306人。常宁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进村后,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与村干部共商发展大计,通过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帮助村里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和村庄发展规划,描绘西湖村振兴蓝图。对困难群众,工作队按照上级安排重新结对,接管了5户处于脱贫边缘的监测户,按“六个一”的要求走访全村脱贫户、监测户,帮他们算好收入账,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解决实际困难。5组村民贺玉飞因残疾无劳动力,家里3个小孩有2个在读书,十分困难。工作队及时与常宁市义工协会联系,为他的孩子争取了2000元“金秋助学款”,解了燃眉之急。2021年上半年,一场大水冲垮了风家堰,水渠断流,村里近半的水田灌溉成了难题。西湖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无法拿出维修资金,让部分从事种养业的脱贫户发愁了。
在屋场恳谈会上,听到村民焦急的诉说,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常宁市税务局驻庙前镇西湖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郭兴成坚定地说:“工作队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和工作队员们立即向后盾单位反映情况,请求支持。在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争取到5万余元基础设施建设款。很快,风家堰维修加固工程拉开序幕。到2021年11月底,维修工程全面完工,河水“哗哗”流入了水渠。
脱贫户彭爱国告诉记者:“郭队长特别关心我们这些处于边缘的监测户。看到我手有残疾,村里专门为我安排了卫生保洁的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1200元,生活完全有了保障。”
国家税务总局常宁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曹行贻表示,税务部门在乡村振兴中要抓稳接力棒,鼓足干劲兴产业,打造永不后撤的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他说,该局又争取了5万元乡村振兴建设款,西湖村另一处被冲毁的宋家堰维修工程已经申请立项,即将动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