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之花在家门口“绽放”
老旧小区赤帝巷小区内新建的漂亮文化墙。
干净漂亮的蒸湘区温家台社区。
石鼓区角山镇三星村风光。
改造后的苗圃街道保卫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文/本报记者  莫雄飞  图/莫雄飞   周  琪   周  围

  今年以来,随着全市持续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对标对表从城乡治理、市场经营治理、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等多个维度抓细抓实各项治理工作,雁城的城乡面貌、行业规范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党群同心  “城乡画卷”更美丽


  在蒸湘区温家台社区,曾经裸露破旧的围墙,成了五彩缤纷的文化长廊,低矮老旧的小区如今高楼大厦林立;

  在珠晖区冶金街道新风里社区,社区不仅对绿地进行修剪、清杂,还新增了非机动车棚、机动车充电桩,增画了40多个停车位,小区交通治理更趋人性化;

  在衡阳城区的各条交通主次干道上,工人们正忙着给坑洼不平的路面进行平整修复,增设雨水管道;

  ……

  “城乡面貌变化如此之大,得益于党群干部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走进雁峰区衡纺机小区,崭新的柏油路、绿色亮眼的足球场、色彩鲜艳的儿童乐园、画线整洁规范的停车场等,赋予了这个国有企业老旧小区勃勃生机。

  “根据市、区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要求,我们在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 白沙洲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向记者介绍,街道秉承“支部引领、党员带领、发动群众、群众自治”的工作思路,先后启动改扩建和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程,“双管齐下”打造宜居新家园。

  在石鼓区角山镇三星村中心地带,竖立着一块漂亮的“党员包户示范牌”,上面记载了该村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党员包户”的方式和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拆除空心房;带头改水改厕,带头做好‘门前四包’和垃圾分类工作,带头争创‘最美农家’;在做好表率的同时,还要就近包5—15户村民,发动和督促包户对象也做好上述工作。”

  今年70多岁的何耀发是该村的一名老党员,在村里推行治理标准化工作时,他在家门口栽种的1000多株桂花树眼看着可以出售了,这次要全部拔除,何耀发很有些舍不得。

  “推行乡村治理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对大家都好的事情,我是党员必须带头参与,其他村民也会跟着来。”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包户对象也很快加入到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当中。

  “村里的77名党员就是77面旗帜!”村干部唐亚平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全体党员在乡村治理工作中身先士卒,领着村民一起干,三星村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部门携手  市场经营更规范


  在珠晖区某集市,一家菜店未经规划部门同意,私自扩建并占道经营,市场管理方接群众举报后,迅速联系区公安、城管、街道等部门赶过去,封停了该店,并责令其自行整改。

  凌晨,蒸湘区某农贸市场内一经营户正偷偷将 “白板肉”与其它肉类食品混在一起,准备天亮后销售,正当他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时,一支联合执法队伍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查手续、查票据、看肉质……很快查出他违法贩卖“白板肉”的事实,该经营户随之受到了严厉处罚。

  以上两幕,是衡阳市近年来常态化实施联合执法机制的真实写照。所谓联合执法,就是街道或群众遇到“急难愁盼”的问题时,需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相关部门接到信息后,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各尽其职,联手解决问题。

  夜幕降临,五一路的夜市热闹非凡,脏乱差现象也伴随而生,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为了改变这一顽疾,由当地城管大队牵头,将五一路夜市一条街的门头全部换新,并铺好地胶,做到统一经营时间、统一挂证经营、统一经营工具;夜市经营户与管理部门签订责任承诺书,对责任条款予以书面承诺,凡未履行责任承诺或不服从管理的,取消经营资格。

  “天天查、不定时查,发现问题就予以警告,如果不听就联合执法、暂扣经营工具,久而久之,大家都在点内按规经营,夜市规范有序,来消费的客人也更多,夜市经济也更旺了。”五一街道城管大队长何志海说。

  现如今,联合执法机制已被广泛运用于衡阳城乡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为解决各类“堵点”“痛点”问题作出了贡献。


  为民服务  群众出行更舒心


  打通“断头路”,修好“搓板路”,让出行更方便和舒适,是市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大力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针对“断头路”“搓板路”等引发的市民“出行难”,积极协调各地各单位,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城区37条“断头路”实行“清零”计划,同时大力改善蔡伦大道、建设路等“搓板路”路况。

  在珠晖区良树塘路施工工地,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出门就是一片泥巴地,出行非常不方便,等这条路修通了,可直通衡州大道和雁城东路,就会大大方便我们出行。”

  蔡伦大道由于常年车流量过大,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裂纹,加之其是衡阳城区最主要的干道之一,难以进行整体封闭修缮,最终成为年年维修年年坏的“搓板路”。

  在蔡伦大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道路坑槽、破损等进行硬化修补,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12月底,蔡伦大道提质改造工程可全面完工。届时,这条曾令人避而远之的“搓板路”将成为舒适亮眼的“风景线”。

  镜头转向另一端,公安交管部门也在积极完善交通治理标准化体系,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为督促电动车驾乘人员配置安全头盔,市公安交管部门已免费赠送安全头盔近9万顶,并通过站点劝导、媒体宣传等方式对驾乘人员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市公安交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城区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头盔平均佩戴率由47%提升至92%。”

  公安交管部门还对全市各主次干道交通设施、科研设备、交通组织等进行清理整改、优化升级,大力提升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压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如今,衡阳的各个县(市)区以及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践行和探索标准化治理工作且硕果累累,城乡面貌每天都有新变化,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每天都在“上台阶”。漫步于雁城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之间,你会发现衡阳的城乡环境越来越美,出行越来越便捷、舒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之花正在家门口不停歇地“绽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幸福之花在家门口“绽放”
说文解字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幸福之花在家门口“绽放” 2021-12-28 2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