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柏芳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统筹推动供销等各领域改革,为继续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倍感振奋!”近日,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定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中贡献坚实的供销合作力量,彰显为农服务“国家队”担当。
健全体系“强创新”。创新基层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合作社经济组织属性,不断深化劳动、资本、土地等多种方式合作,扩大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增强抱团闯市场的竞争实力。创新经营服务体系,始终把准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党委政府引领、供销合作社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放大社有资产、社有企业平台作用,通过发展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产业来撬动社会资本。创新流通服务体系,畅通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加快经营网点信息化改造,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深化合作“强开放”。加强与基层党组织、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等的合作,健全县联合社、乡镇基层社、村服务社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以市场化机制开展生产服务,构建“农民、村集体、供销社”利益共同体,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利益共享、品牌共创、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方式,引办、创办、合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规范运营、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合作”职能,让广大农户享受集中谈判带来的价格优惠、优质服务。积极融入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服务业态,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发挥优势“强集聚”。加快流通网络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供销合作社流通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集聚发展新优势。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大任务积极作为,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中集聚供销合作力量。持续推动“船山源”系列饮用水、衡阳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衡阳品牌集聚”“循环产业集聚”。
用活平台躬行“区域中心化”。办好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打造具有全国先进示范作用的再生资源循环公共服务中心。依托“832平台”,聚合供销合作社和社会商业网点资源,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助推衡阳农产品产业发展。在摸清社有资产家底、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确保为农服务方向及实际控制力,整合直属企业,筹建市供销集团,统筹全市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电子商务等主业。聚焦市委决策部署和为农服务宗旨,在承建市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中施展供销合作社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