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基于国家和湖南省委对衡阳发展定位的思考
~~~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提升衡阳“三力”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基于国家和湖南省委对衡阳发展定位的思考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陈其芳

  2021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特别提到“要促进衡阳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为支持衡阳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8月2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衡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9月27日—29日,衡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为未来衡阳发展绘就了美好蓝图: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将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是当前全市的中心工作。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接下来,如何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衡阳新作为?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两个文件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不懈抓好“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进一步树立中心城市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创造新优势,聚焦提升衡阳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把每一项使命的践行作为落实中心城市建设的具体行动。


  一、聚焦提升衡阳城市承载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衡阳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群众对于城市多功能与高品质的期盼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提高城市承载力,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加快区划调整步伐,拓宽中心城区面积,拓展城市发展规模和容量,提升城市承载力。二是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完善污水处理、健身广场、会展中心、歌舞剧场、公园、农贸市场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急难愁盼”的问题。三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与衡阳周边城市形成一小时城际交通网络。四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扩大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等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增强衡阳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二、聚焦提升衡阳城市辐射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衡阳要发挥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优势,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承接产业转移和高质量发展中当好领头雁,打造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一是立足工业基础,加快科技创新,打造先进制造业服务中心,依托高质量的生产服务来提高城市辐射力。二是立足交通枢纽,做优物流配套,打造湘南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依托交通枢纽的基础优势提升城市辐射力。三是立足扩大开放,拉动消费升级,做大跨境电商和第三产业,建设辐射周边城市的文化、美食、旅游网红打卡地,打造新型消费示范中心。四是立足人民健康,发挥衡阳三甲医院众多的优势,打造大湘南区域医疗中心。五是立足产教融合,做强衡阳教育资源,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依托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提高城市辐射力。


  三、聚焦提升衡阳城市影响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创建文明城市。围绕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以开局即决战的决心,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协调配合,广泛动员宣传,全面调动衡阳群众、衡阳志愿者等各界人士,汇聚磅礴力量继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是擦亮衡阳品牌。在乡村移风易俗、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社区治理等领域创造更多衡阳品牌,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三是弘扬衡阳文化。推动南岳庙、云集窑、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等文物保护利用,实施衡州窑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实施“文化+”工程,推进文化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聚焦提升衡阳“三力”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落实党代会精神 做好粮食工作大文章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聚焦提升衡阳“三力”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2021-11-12 2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