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秦国文主持
~~~秦国文亲切会见我市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个人和集体代表
~~~秦国文介绍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朱健主持视察出发仪式
~~~秦国文会见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志顺一行 朱健参加
~~~副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视察衡东县、珠晖区 赖馨正参加
~~~——基层干部和群众热议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基层干部和群众热议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本报记者   许   珂

  如果把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比作一幢高楼,“巩固拓展”就是这座高楼的底层部分,“乡村振兴”是高楼从底层到顶层的主体部分,“有效衔接”是从底层通向中高层的“楼梯”。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累计减贫10.2662万户32.237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22个省级贫困村于2018年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将采取什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更好更有效地衔接乡村振兴?我市基层干部和群众充满期待,并围绕该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衡南县六合村位于栗江镇西南部,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了改变贫困面貌,该村一手抓班子队伍建设,一手抓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产业,引进花椒等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3506元增至2021年的15872元。六合村党总支书记赵小华建议,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持续发展壮大优势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并以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的立体产业区,带动更多的脱贫人口就业;充分发挥“新乡贤联盟”作用,持续跟踪监测对象的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加强后续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大兴岭村是祁东县过水坪镇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村支书蒋素兰建议,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精准施策,积极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让边远山区村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民风淳朴……如今,蒸湘区雨母山镇临江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让你无法想象这曾经是省级贫困村。对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强乡村振兴建设,村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珲建议,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临江村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为核心,推动扶贫产业融入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让老百姓真实获得产业发展带来的利益;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的收支情况及“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状况,坚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化乡村基层自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管作用,推选村民代表成立监督小组,接受群众监督。

  朱国平,衡阳县乡村振兴局驻渣江镇三马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自2021年5月驻村工作以来,带领村支两委,以产业为基石,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带动经济,种植西甜瓜120亩,现正在发展羊肚菌等产业。他建议,加强村支两委的建设,在村党支部建设中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村党总支书记实行考绩制度;解决老百姓就业问题,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稳帮扶、稳就业、稳产业为重点,筑巢引凤,合理规划部署,助力乡村振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市人大、政协“两会”等方案
坚决履行好神圣职责 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我市副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 开展集中视察
深化拓展合作 推动互利共赢
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 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贡献力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2021-11-12 2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