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漫山遍野的油茶林中,记者看到里面散养着不少湘黄鸡,当地人称作“茶山飞鸡”。据介绍,茶林的虫子杂草是好鸡食,鸡粪可作油茶树肥料,构成良好的生态共存关系。为帮村民规避风险,该村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养殖“茶山飞鸡”,并用“统一育雏、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标准回收、分开养殖”的模式与村民签约。
上市后的“茶山飞鸡”很受市场欢迎,参与养殖的村民越来越多。 “去年‘茶山飞鸡’线上销售最远卖到了黑龙江,全年线上销售5万羽,盈利50万元,仅此一项村集体分红超过24万元。”村党总支书记周法文高兴地介绍,借消费扶贫政策的东风,线下销售也超过5万羽。
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平安村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去年合作社成员分红达30万元。村容村貌近年来一年一个样,绿化、亮化、硬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高标准打造了集旅游、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平安油茶特色小镇”,丰富了村民文娱生活,促进了村民和集体双增收。
人心齐,思路新,百业兴。如今,平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有烤烟房72座,育苗工场6100㎡,水果基地600亩,合作社5个,生态农业公司和工业园区各1个,形成了“油茶、烤烟、养殖、加工、休闲”5大支柱产业,村里的电商销售平台也越来越兴旺,销售年年创新高。去年,平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村里先后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及“湖湘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记者手记
改革唤醒资源
激发群众智慧
“过去,村民收入低,村集体基本无收入,村里建设无从着手,村干部说话不灵。近年来,我们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依托特色产业走活了全盘棋。‘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之路,带动了全村致富,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安村党总支书记周法文感慨的话语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唤醒了沉睡的资源,更激发了群众的智慧。
平安村立足村情,创新实践,大力实行股份合作,以油茶产业为依托,以文化为纽带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油茶产业链条延伸,实现“油”旅融合,并通过“茶山飞鸡”的养殖又促进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增收,成为常宁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模范村。
平安村的故事告诉我们,改革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农民富起来,要把握机遇,借助东风,更要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走持续创业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