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近年来,常宁市持续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狠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市直机关党代表会议召开 刘正兴出席并讲话
~~~全市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谭敦龙宣布大赛开幕
~~~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95天
~~~
~~~提醒来车注意减速避让,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耒阳农商行:~~~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常宁市持续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狠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原来的沉陷区成了村民休闲的乐园
水口山镇南阳村通过生态修复建起了湿地公园和红麻种植基地。

  ■文/图   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钱  辉   黄益民   实习生   李欣辰

  9月6日,记者走进常宁市水口山镇南阳村,但见青山逶迤,绿水环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蓝天白云下的山村水清、岸绿、景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村里建起了湿地公园,原来的沉陷区成了散步遛娃的乐园。”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彭中德告诉记者。他是红麻种植基地管理员,每月除了家里的农活和就近帮工外,还能在基地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

  南阳村是常宁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常宁是资源和工矿大市,境内的水口山有上千年的矿冶开采史,是全国最大的铅锌产业基地、湖南省有色金属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工矿城镇,享有“世界铅都”和“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之美誉。

  长期的工矿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环境破坏等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常宁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狠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通过试点示范、难点突破、亮点提升,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10月,该市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水口山铅锌煤矿区为起点,实施了山体破损修复、水资源破坏治理、植被恢复治理、耕地提质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5大工程,打造“矿山修复+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一体推进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

  对标国、省、衡阳市的要求,该市把水口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作为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成立专班,形成“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专抓、部门协同作战、专家技术支撑”的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联席工作体系,按照“系统治理、分区实施”的原则统筹推进,制定相关管理体系,确保项目管理高起点、高标准规范运行。同时,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的原则,修复耕地、林地,进行河道治理,修缮村道、机耕道6000余米,让13个村20000多人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探索出“矿山+湿地公园”“矿山+美丽乡村”等多种修复模式和经验,实现了“山青、水净、林绿、田广”的目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百年矿区焕发出崭新活力。

  为了让生态修复带来最佳效益,通过反复考察论证,该市引进红麻作为重金属治理作物,采取公司与农户、合作社与农户入股分红的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原来的荒地种红麻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还安排了部分劳动力就业,土地流转也可增加收入,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路修好了,田整好了,村里新增1000多亩地全部流转种红麻,其它田我们想打造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扩大土地利用价值,增加收入。”南阳村支书姚健告诉记者。

  一座座废弃的矿山重新覆绿,治理后的南阳村、斗岭村和袁益村已变身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昔日堆满煤矸石的山头上已是绿荫葱茏、鸟鸣声声,城里才有的小公园和小广场就出现在村民身边,绿化、路灯、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闲暇时分,村民们三五成群休闲漫步、跳广场舞,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治国理念带来的福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原来的沉陷区成了村民休闲的乐园
选举产生102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加快培养造就“三型”产业工人
前7月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
3位衡阳人入选9月“湖南好人”候选人
5处丁字路口装设“道路安全预警系统”
福祥E站“四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原来的沉陷区成了村民休闲的乐园 2021-09-09 2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