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南县泉溪镇喇叭堰村:~~~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县泉溪镇喇叭堰村:
华丽蜕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扫码观看视频

  ■文/敖文景 图/张志伟 周 围

  “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后都很惊讶,这是喇叭堰村吗?”近年来,衡南县泉溪镇喇叭堰村村民都感叹家乡产业强了、环境美了、农民富了,变化翻天覆地。近日,笔者前往喇叭堰村,探究这个村蜕变的奥秘。

  初秋时节,太阳收起些许炙热,携带清凉的风温柔地掠过乡村。刚到村口,一条蜿蜒干净的沥青路映入眼帘,道路两旁清新的花朵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小洋房式的村居错落有致,一派安居乐业的乡村景象。

  “我们村种果树、产鲜果,在整个衡阳都小有名气。”村支书谢斌热络地向我们介绍起了村里的“宝贝”。由于喇叭堰村地处限飞区域,计划中的航拍被迫搁置。所以谢斌带着我们一路攀爬到果山山顶。登顶,举目四望,满眼的绿色从山脚一直延伸上来,初挂枝头的绿果肆意飘香。

  以前,喇叭堰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人均收入低,村集体经济不发达。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村里山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经过几番摸索,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大家确定了发展特种水果种植。近年来,喇叭堰村引进衡南县永富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流转土地4000余亩,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栽种无核冰糖橙、沃柑、蜜柚、软籽石榴、樱桃、酥脆枣等特色水果。


  昔日的荒山,摇身一变成了果园,让土生土长的村支书谢斌倍感骄傲:“现在预计纯收入约200万元,村民不仅可以每年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一路下山,笔者发现,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村民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果树,有的村民还把庭院建成了小果园。“我们免费提供技术、苗子,还包收购,家家户户都可以种植。”谢斌告诉我们,喇叭堰村将小庭院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以点串线,以线带面,逐步形成了“村有产业、组有基地、户有果园”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有926户以户主名字命名的家庭果园。


  在新建的美丽屋场,池塘旁葱茏的树木和坚实的石板凳相互依偎着。每到清晨或傍晚,村民们或休闲漫步,或健身锻炼,孩童们围绕在老人身边打闹嬉戏,其乐融融。

  “2019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破旧不堪的地方,现在这里就和城里的小广场一样。”村民王功平说,之前从没想过在村里也能过得这般闲适。


  喇叭堰村依托山水田园,全面实现绿化、美化、净化工程,让村民享受到既有农村风情又具城市便利的宜居环境。近年来,新建1600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3个,建设农耕文化馆1座。

  漫步村中,笔者发现旧村部一面墙变成了五彩的“梦想墙”,上面挂着许多村民的照片,格外亮眼。“这是一个光荣榜,展示的是村里的优秀乡贤、优秀党员和脱贫致富能手等,号召大家都来向他们学习。”谢斌说。

  “今年我们还有几件大事要做,美丽乡村的名头要夯实,小康之路更要走实。”谢斌告诉我们,村里正在筹建农产品仓储保险冷链物流,以提升水果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将着手规划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和特色农家乐,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乡村档案

  喇叭堰村地处耒水之滨的衡南县泉溪镇,土地面积12.4平方公里,全村辖39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168户4286人。该村交通便捷,泉南高速、京港澳高速穿境而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示范村”“湖南省文明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华丽蜕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华丽蜕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09-08 2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