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夏建军 胡 婷 图/衡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8月15日一大早,家住衡山县岭坡乡的老党员綦子义老人家属就接到乡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后的身体反应和生活起居情况,嘘寒问暖,关切之情让老人的亲属深受感动。
一周前,岭坡乡党委指派村干部专程用车护送綦子义老人接种疫苗,乡卫生院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医务人员均给予了热忱照顾。量体温、测血压等一系列必检手续到位后,为老人顺利完成了接种,留观半小时后,医务人员随车一起送老人回家,一路贴心叮嘱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这只是衡山县学史力行场景中的一个小小“剪影”。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衡山县学史力行,从身边着手,从小事着手,从群众关切话题着手,贴心为群众办实事,将一些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小厕所 “大革命”
“那时候是一个缸,两块板子,脚踩在板子上去解决。”说起过去家里的厕所,开云镇双全新村的村民彭宪章连连摇头。
彭宪章作为该县第一批厕所改建的住户,由政府出资,改建了新的水冲式厕所,在厕所外面,是四格式化粪池,与以往旱厕不同,水冲式厕所地下终端发酵池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技术,经过发酵处理有效杀灭粪便里的病毒病菌、虫卵,发酵过后的粪还可就近作为菜地的有机肥。
“现在改成四格的,周围的空气环境都好了,蚊子也少了,还可以淋菜。”说到新改的厕所,彭宪章很是满意。
不仅是村民家里的厕所大变样,公共场所的公厕也在发生变化。在福田铺乡云峰村综合服务中心旁,绿树掩映间坐落着一座公厕,公厕内设施齐全,干净卫生。在“厕所革命”前,这里的公厕设施老旧、墙体开裂、环境较差。经过改建,公厕墙面、地面进行了装修,还配备了卫生洁具、三格式化粪池等设施,成为一座规范标准的公厕。
小厕所反映大民生。今年来,衡山县贯彻为民办实事服务理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抓好“首厕过关制”,在开云镇世上村建设示范点,扎实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村改(新)建户厕21320户、农村公厕22座,还将完成农村改厕1573座、农村公厕10座。
防溺水 暖民心
“请还在游泳的小朋友赶紧上岸。请各位家长配合一下,严禁下河游泳!”永和乡一处池塘边,村干部正在喊话。每年盛夏是溺水事故多发时节,今年以来,衡山县为防止溺水伤亡事故发生,进行全民动员,采取各种措施遏制溺水事件。到目前为止,全县实现零溺水事故。
“我们社区的防溺水工作做得很到位。” 开云镇沙泉社区72岁的老党员彭映寒说。沙泉社区安放了20余套救生工具,在水域旁准备了“长竹竿+救生衣+救生圈”的防溺水“三件套”,同时对附近村民讲解使用方法;加大对区域范围内水域的排查力度,利用巡逻车循环播放宣传防溺水知识,进村入户发放并张贴《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社区还在辖区内的20余个水域点设置了安全警示牌。
福田铺乡大力发挥衡阳群众志愿者作用,对积极报名的18位青少年志愿者开展防溺水知识培训,“小志愿者”充当安全宣传员、平安巡查员,为全乡防溺水安全网注入了新力量。
此外,县红十字会还培训了一支防溺水校园“应急救护队”;县里200多名骨干应急救援人员参加了军地联合水上应急救援集中演练;县水利局从6月30日开始,安排了30余名工作人员,每天上午9点到11点、下午5点到8点,在重点水域、重点地段进行不定期巡逻;贯塘乡在村口主要塘坝安排专人义务值守,确保无人下塘……
通过多种措施,衡山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防溺水安全网络,共同致力于防溺水工作。
强经济 促民富
近日,衡山县永和乡的水果“火”了。该乡“阳光玫瑰”葡萄、菁香桃等开摘后,引来抢购潮。菁香桃种植基地初次挂果的1.5万余公斤菁香桃很快售完。8月23日,广东东莞一客户下单订购“阳光玫瑰”葡萄5万公斤,价值100余万元。
初秋时节,漫步在永和乡山村间,随处有水果香味扑鼻而来。据乡干部介绍,永和乡现种植水果面积达6000多亩,2020年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目前该乡有沙头村冬枣基地、龙凤村沃柑基地、咸宜村葡萄基地等多个基地。猕猴桃、砂糖橘、菁香桃、西香瓜等多种小水果四季飘香,不仅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血液。同时为了提高小水果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6月底,该乡又从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聘请专家把脉永和小水果,打响小水果品牌,做好农旅融合振兴乡村这篇文章。
今年来,衡山县围绕学史力行,贯彻为民办实事理念,重点发展了衡山黄鸡、小水果、茶叶等“一特两辅”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建设。衡山皇茶文化园、茂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店门镇九观村“血鸭”品牌、萱洲镇堰江村发展“合作社+农户+脱贫户”订单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优环境 齐发力
“现在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真的实现了一门式服务。”不少衡山居民深有感触。衡山县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和“一件事一次办”,构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办结“一门式服务”24000余件,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重组窗口、集成办理,分类管理、数据跑腿,简化优化,提高效能等手段,不断优化窗口设置,打造了便民服务综合窗口。同时,衡山县与株洲市渌口区政务服务开展“跨市通办”合作,可异地办理如企业开办、医疗保险、公积金贷款等48个政务服务事项。此外,对于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仅此一项每年让利22万元。
“都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天我真看到了。你们这些领导干部服务到家了!”周凤英的媳妇激动地说道。家住衡山县店门镇九观村的周凤英老人今年已经86岁了,一直没有办过身份证,如今各项补贴、医疗服务等都离不开一张小小的身份证。但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无法前往派出所申办身份证,这让家人十分着急。
县公安局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老人办证。在张贴好白色背景布后,民警用相机为老人拍下身份证照片,并记录下指纹信息。此外,还为5位行动不便的居民办理了相关业务。
环境变优了,服务更实了,企业发展也更强了。今年来,衡山县第一批126个重点项目开工95个,开工率75%,完成投资19.1亿元。136家规上企业产值65.45亿元,增长17.67%。向市申报新开工过亿元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1.08亿元,恒岳重钢、衡山齿轮、特科能、美润达等项目主体厂房建设工程完工,全县经济水平登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