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14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陪诊师”也需要监管“陪护”

  ■针未尖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职业陪诊师”的视频走红网络,“陪诊师”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现实生活中,儿女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独自打拼的“单身青年”,生病后却不得不面对这份孤独以及孤独之外的难题。“职业陪诊师”这个新兴行业就是“孤独就诊”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8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

  “职业陪诊师”,顾名思义,就是陪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人。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流动化速度加快的当下,“职业陪诊师”的确大有用武之地。比如,不少与父母分居两地的独生子女表示,最怕听到父母生病的消息。因为一想到去人头攒动的医院里排队挂号、就诊、检查、交费、拿药等,还要面临越来越多且功能复杂的智能设备,穿梭星罗棋布的科室之间,想想都让人头疼。更何况,医院很多检查都要求有人陪同,甚至要求有力气的人陪同。

  除了父母生病,一些远在异地他乡的单身青年也害怕自己生病,因为那时不仅要拖着疲惫不堪且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跑上跑下,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与痛楚。

  在这些情况下,“职业陪诊师”的出现,无疑是孤独就诊者的福音。据报道,在相关平台,有人购买陪诊服务给父母,也有年轻人给自己下单,还有单亲妈妈购买陪诊服务给孩子。“职业陪诊师”陪着一个又一个服务对象度过他们人生中的孤独时刻。这减轻了患者的孤独和折腾,帮助患者的亲人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往来照顾亲人的经济成本。

  当然,“职业陪诊师”不能把陪诊仅仅当成一门生意。医生不仅是看病,更要给予人文关怀,陪诊同样如此。正如一位陪诊师所说,这个工作需要同理心,需要付出感情,如果不投入感情,是不可能做好的。据业内人士介绍,2015年左右,陪诊服务曾迎来一波发展小高潮,但一两年后大多已不见踪影,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对这项服务了解太少,推广难度大,二是其被当成纯粹的生意,没有被广泛接受。“职业陪诊师”要想干得长久,需要患者对“职业陪诊师”建立起信任感、亲切感,才可能从内心接受这项服务。

  为防止“职业陪诊师”坑害患者,引发医患新纠纷,医院应对陪诊师实施必要监管。比如,设立进院陪诊的基本门槛和收费标准,并在医院建档登记,取得许可,持证上岗。让患者更方便快捷地就医,本是医院的职责,如果不能亲自提供陪诊服务,那就要对“职业陪诊师”进行必要的监管。

  该行业发展到一定时候,监管部门也必须作出如上规范,切实防止陪诊师与“医托”勾结,让不法分子钻了这个行业的漏洞。也要防止陪诊师成为医院利益的代言人,忽悠患者接受滥检查、大处方。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职业陪诊师”只有越来越正规化、系统化,才能真正经得起患者与时间的检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我市粮食生产打出“组合拳”
公安部门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如何
战酷暑抗疫情 全力保障城市供水有序
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走街串巷倡导绿色祭祀
督作风 促履职 优环境 助发展
“敲门行动”带来文明新风
屋场恳谈+党建 疫苗接种促“清零”
“职业陪诊师”也需要监管“陪护”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职业陪诊师”也需要监管“陪护” 2021-08-14 2 2021年08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