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14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粮食生产打出“组合拳”
截至8月初,已完成粮食生产面积732.89万亩

  本报讯(记者 邓江虹)我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粮食大市的责任担当,把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据农业农村部门和卫星遥感结果分析,截至8月初,全市已完成粮食生产面积732.89万亩。

  今年,我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粮食生产面积708万亩,粮食总产312.5万吨。围绕这一目标任务,我市打出“组合拳”。层层压实责任,12个县(市)区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丘块。出台具体奖惩措施,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0条具体措施。3月,市政府又出台了《衡阳市关于推进早稻生产稳产的十条措施》。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在完成省定50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任务的基础上,市级安排500万元用于新增10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推动全市新(改)建规模化、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73个,实现全市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积150万亩以上。开展双季稻万亩示范,采取县级“四大家”领导创建万亩示范片、乡镇主要负责人创办千亩示范片的形式,全市共创办34个万亩、154个千亩以上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做好农技服务,市县两级组建各类农技专家服务团78个,组织1000余名农技人员对早稻集中育秧点实行“一点两人”技术指导服务,并在早稻移栽、收割和晚稻移栽等农忙时期,深入一线加强对农户的指导。

  针对前段高温少雨天气造成的局地旱情,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正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全力做好粮食生产相关服务工作,对因旱不能种植水稻的稻田及时改种秋大豆、秋红薯等旱粮作物,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我市粮食生产打出“组合拳”
公安部门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如何
战酷暑抗疫情 全力保障城市供水有序
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走街串巷倡导绿色祭祀
督作风 促履职 优环境 助发展
“敲门行动”带来文明新风
屋场恳谈+党建 疫苗接种促“清零”
“职业陪诊师”也需要监管“陪护”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我市粮食生产打出“组合拳” 2021-08-14 2 2021年08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