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职人员与“黑中介”相互勾结
窗口办事居然还要找“黄牛”

  “政务大厅的窗口很多,但办理业务的只有一两个,还存在中介插队、不按号办理等情况。”“排队至少要半天,我们专门从外地回来办理,耗不起,只能找中介。”……近日,吉林省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微腐败”调查组在走访时接到群众反映,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存在排队时间久、插队严重,部分窗口不叫号、干私活,甚至有“黄牛”公然卖号牟利等问题。

  公职人员与中介机构内外勾结谋取不正当利益,既污染营商环境,又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如何斩断公职人员与“黑中介”勾结的利益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调查

  与中介串通不叫号干私活


  公主岭市纪委监委接到群众反映后迅速组织人员,深挖彻查。在调查过程中,一段不同寻常的监控录像进入调查组的视线。

  政务大厅每天8点半上班,一名窗口工作人员却经常早上6点就拎着2个装满文件的袋子来上班,午休没有群众办理业务时也在忙着工作。一边是群众苦苦等待,排不上号;另一边却是工作人员忙个不停,毫无闲暇。

  事出反常。调查组将该工作人员纳入重点调查对象,对几名行为同样异常的工作人员情况进行比对。调查人员发现,他们都与当地房地产中介公司有频繁资金往来。

  “办理业务的人很多,按程序须叫号、排队、拍照,费时费力。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会找我帮忙快速办理,给一定的好处费。”面对确凿证据,该窗口5名工作人员如实交代了其与房地产中介串通,利用工作便利收取好处费的事实。

  至此,一条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原来,近年来颇为繁荣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让一些窗口工作人员与中介机构嗅到了“商机”。“正常办理需5个工作日,‘加急’2到3天就出证,这是我们之间的‘潜规则’。”据某房地产中介交代,“一单生意,我们从中收取200到400元不等的手续费,业务办好,通过微信发给具体承办人员100到200元左右的‘辛苦费’。”

  就这样,中介人员在前面承揽不动产登记代办业务,收取代办费;窗口工作人员在后面通过少开窗口等方式制造办事群众拥堵,变相把办事群众“逼”向中介,二者联手从中获利。

  经查,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公主岭市自然资源局(原公主岭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部分工作人员分别与23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串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上述公司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供帮助,按每笔登记业务100元至400元不等收受好处费,共计31万余元。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目前,12名涉事工作人员已全部调离岗位,并拟给予相应处分。


  住建、交管、人社等部门易发多发


  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公职人员与中介机构相互勾结形成的黑色利益链,大多集中在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管、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易发多发。

  2020年1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悦,市医保中心主任杨林,道里区委常委、副区长周长河等人因推进“放管服”改革不力、放管结合不到位,造成群众办理医保难等问题被问责的典型案例。

  此前,一则名为《办医保难排号代办收钱可以帮你快速办结》的专题片在媒体播出。视频显示,群众如需办理医保,需要到哈尔滨市道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彻夜排队。调查发现,这背后竟是区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与中介内外勾结,通过代办谋取私利,共违规插队办理医保业务101件次,收受好处费6300余元。

  “不找中介办不成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南省原长沙市工商局芙蓉分局政务大厅中介多、预约慢等问题,芙蓉区纪委监委组成专案组深挖彻查。经查,注册登记科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内外勾结,为中介机构量身定制“本土措施”,违规将12个办事窗口中的5个窗口设置为中介专用窗口,每天为中介定向提供100个号;“特别”设置不能预约当日号,使前来咨询业务的群众不得不求助于中介。

  黑龙江省伊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科原民警滕洋、战艳利用职务之便与“黑中介”勾结,在被检验车辆未到场的情况下,非法为他人办理车辆无车年检和卖售虚假车辆档案,收受巨额贿赂。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交通大队原民警谢某利用审批机动车上牌的职务便利,允许未达标车辆在改装后进行电动车上牌登记,分6次收受不法中介所送现金及购物卡等共计13万余元。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与中介相互勾结的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易发于基层一线的行政审批岗位,如窗口工作人员、民警辅警等。部分公职人员在100元、200元等小额多次的好处费中逐渐滑向腐败深渊。


  治理

  紧盯风险点精准施策 阻断利益输送通道


  腐败链条是表,权力寻租是里。铲除公职人员和“黑中介”黑色利益链,要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针对相关领域和岗位特点,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群众只要掏出手机,登录“清廉网格365”智慧监督平台,行政许可、资质认定和专项资金划拨等情况就一目了然,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一键举报。

  此前,柯城区住建、人社等不同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数据信息各管一摊。为打通数据壁垒,区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了“清廉网格365”智慧监督平台,把财政、民政、住建、人社等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集审批项目资金公开、信息查询、数据比对、受理投诉举报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监督平台,既方便群众查询,也利于群众监督,同时也为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开辟了新的渠道。“以窗口工作为例,通过设置阈值,当窗口工作人员的办证周期出现较大波动时,我们会及时进行核查。”柯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规范权力运行是治本之策。重庆市北碚区纪委监委建制度、划界限、堵后门,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区、街镇、村社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开网上办理事项清单8569项,其中,70%以上可网上申办,实现权力运行透明化,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在创新手段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督促监管部门开展“黑中介”清理整顿行动,推动建立完善中介机构失信行为惩戒和淘汰机制,以切断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部门及相关领导干部与中介机构之间的违规利益关联,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本领
学史力行开新局
窗口办事居然还要找“黄牛”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窗口办事居然还要找“黄牛” 2021-08-13 2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