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珂 通讯员 唐朝晖) 7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明星率市人大调研组,对全市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及河长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
近年来,市河长办围绕“打造衡阳特色的河长制升级版”目标,突出抓好河长履职、基层建设、部门合力、示范带动和智慧河湖建设,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责任体系,526条河流全部纳入河长制体系,并在全省首次将大型灌区干渠(欧阳海灌区干渠254km)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同时,我市通过开展水污染防治全面治理,关闭了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49个排污口,27个地表水考核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对河道非法采砂、乱占河道岸线、污水直排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查处,全面落实水域岸线管理;按照“五个一”建立健全河长制成员单位工作机制,全面完成了河长制重点任务。
调研组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履责尽责,切实担负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要坚持生态理念,有效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协调解决河流重大问题,推动河流面貌持续改善。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管水护水的氛围,提高沿河百姓保护和参与意识。要加强监管考核,对履职不到位,对河湖问题不落实整改的责任人要启动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