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向吟吟)记者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我市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受理工作将于7月15日全面启动,受理截止时间为9月30日。在此期间,大学生可到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经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批准,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信用助学贷款。衡阳市此次活动,申请对象为衡阳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预科生,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贷责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分为两类。其中,本专科生(含预科生)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不低于1000元;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不超过12000元,不低于1000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
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部门为借款学生高考前户籍所属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资助中心”)。需注意的是,首次申请贷款时,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到场,持申请材料向所在县资助中心提交借款申请,县资助中心对借款学生材料进行审查。再次申请贷款时,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一方前往县资助中心,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并提交借款学生本人或共同借款人签字的《申请表》即可。
据悉,为不断完善助学贷款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国开行提供了“一站式办贷款”“无纸化办贷款”等特色服务,开通了支付宝在线还款和系统远程续贷。同时,该行深入落实国家资助政策,逐步放宽贷款条件,仅需借款人出具承诺书即可签订《贷款合同》;不断减轻贷款学生压力,加大优惠力度,贷款最长偿还期限大幅延长为22年,贷款利率则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执行,在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全无后顾之忧。另外,继续攻读更高学位的借款学生,需前往县级资助中心办理还款计划变更和就学信息变更,可以在就读期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
记者了解到,我市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9亿元,累计资助学生3.73万人次,切实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问题。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各地资助中心今年要继续做好相关受理和服务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贷款需求,确保“应贷尽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