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记原衡阳铁路局首任军事代表、政治委员、党委书记马载
2021年04月04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革命的一生 战斗的一生
——记原衡阳铁路局首任军事代表、政治委员、党委书记马载
1958年冬,马载和刘肫淑在衡阳合影。
马载87岁留影

  ■黄润秋 

  2020年孟秋,京城大红灯笼高高挂。

  在纪念原衡阳铁路局诞生71周年的日子里,笔者来到北京西城区,拜访原衡阳铁路局军事代表、政治委员、党委书记马载的夫人——98岁高龄的刘肫淑。

  走进客厅,只见马载晚年的照片、他和刘肫淑的合影挂在墙上,引人注目。

  眼前的刘肫淑虽年届耄耋,但精神矍铄。随着她的介绍,我眼前浮现出马载70年金戈铁马战斗岁月,及他和刘肫淑风雨相伴、相濡以沫47个年头的日日夜夜……

  烽火年代   出生入死

  1905年,马载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曲沟乡武旺村一户农民家。上中学时,他受五四运动影响,心向革命。

  旌旗指处战歌扬。1925年8月,马载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习武。次年,他参加广东省港大罢工,并成为中共党员。1927年夏天,马载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教导团连党代表,投身北伐军战斗,不久又率部准备参加南昌起义……

  1929年4月,马载先后任中共河南省新乡县、安阳县委书记。

  1932年夏秋之交,马载到六河沟发动农民起义。他和10名战友被城镇民团包围,不幸被捕。

  血染狱中。马载等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血可流,身可裂,革命志气不可灭”,他们还进行了13天绝食斗争。

  1937年8月22日夜晚,马载和狱友们砸烂牢门,拼死逃出敌牢。

  出狱后,马载和战友们找到黄埔军校时相识的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又投身烽火燎原的抗日斗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马载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共七大,聆听了毛主席《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和朱德总司令《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这令他终生难忘,更矢志把一切献给党。

  解放战争中,马载奉命奔赴东北热河省,参加了收复锦州战役。1948年,马载任中共热河省委副书记。次年,他挥戈南下,奉命组建中南地区交通枢纽——衡阳铁路局,揭开了革命人生崭新的一页。

  鏖战雁城   风雨拼搏

  1949年8月,武汉。中共中南局党委书记邓子恢握着马载的手说:“长沙刚和平解放,衡宝战役即将打响。衡阳是中南地区铁路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党委会研究,准备把组建衡阳铁路局的艰巨任务压在你和维城肩上。”

  马载一听,精神振奋地回答:“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1949年8月23日,衡阳局成立。马载被任命为军事代表、政治委员、党委书记,郭维城担任局长。

  马载和郭维城达成共识:衡阳局成立之初,面临3项主要任务。

  首先是迅速接管辖内长沙分局、武昌分局、柳州分局、广州分局,妥善安排各分局机关和车务、机务、工务、电务等工种人员。

  其次是尽快组织大批职工和干部,抢修铁路电讯、桥梁站场等设备。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湘桂铁路“咽喉工程”湘江特大桥时通时停。他们和工程师们筹谋划策,分别带领一批桥梁工程人员,抢运钢梁物资或换轨架梁,通宵达旦,用25个日夜抢修开通了全桥。

  然后是确保繁重的铁路旅客和物资安全运输到位。要完成铁路运输任务,必须发挥各工种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很快和工程师们制定了列车运行必须根据车流周转率等规章制度。

  衡阳局诞生初期,接手的是战争留下的一片片废墟、一堆堆烂摊子。据马载记载:1950年2月上旬,列车脱线8次、缺水5次、误点226小时,还6次进入异线,酿成事故。

  “安全是全局几万名干部职工的生命。要确保全局安全,就必须尽快查找出事故根源,就像牵牛要牵牛鼻子一样。”马载说。

  当年6月26日,马载带领技术人员来到衡阳机务段。该段有两台机车“趴了窝”。马载和技术干部登上机车,俯身细看,发现是机车的水表装反了。

  1951年初,武昌站发生一起货车火灾事故。马载很快带领人员赶赴武昌,查出事故根源:一车皮装上了硝磺,零担人员又将棉花装进车内,有人抽烟烧着了棉花,引燃了硝磺。

  马载和郭维城组织各个站段,出狠招,落实招,大打安全翻身仗。

  在中共中南局党委领导下,衡阳铁路局数万名“先行官”不畏艰险,艰辛劳作,铸成一条坚不可摧的钢铁运输线,涌现出许多爱国爱路劳动模范,安全、快捷、优质地完成旅客运输、货物发送,特别是运送抗美援朝人员和物资的艰巨任务。据统计,仅1949年8月—1951年5月,他们就完成运输任务4万吨,超计划完成两亿元,还完成货运计划增长,缩短周转率获佳绩,首战告捷,战功卓著。

  崭新的衡阳铁路局犹如湘江边上一轮日出,冉冉东升。

  相伴47春   相濡以沫

  刘肫淑感慨良深地说:“我和马载的婚姻是党组织安排的,郭维城局长是我们的牵线人。我们几十年相伴,相濡以沫。我发自内心地敬重他、感激他,感激老马对我政治上的引领、思想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爱。”

  雁城是马载和刘肫淑相识相爱之地。

  在工作中,郭维城和马载朝夕相处,交情甚笃,对他的个人问题也十分关心。得知马载孤身一人,郭维城萌发了为他找一位贤惠妻子的念头。

  1950年冬,衡阳苗圃梅花绽放,香远益清。一个星期天,郭维城约马载来到他家里。郭维城的医疗护士也约她在卫校的好友刘肫淑来到郭家。

  马载见刘肫淑性情淳朴、谈吐热情,觉得她正是自己理想的终身伴侣。刘肫淑见马载身躯壮硕,话语中充满激情,又听了郭维城介绍马载的成长经历,心中产生了敬佩、爱慕之情。

  马载和刘肫淑志同道合,成为终身相伴的同志和夫妻。

  马载依然坚守自己的人生诺言:“请党组织派我到最艰险的地方去。”

  1954年夏,马载远调新疆中苏石油公司,任中方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刘肫淑打起背包,远赴西域,踏着热浪,跟随马载来到新疆石油公司担任医护工作。

  1958年冬,马载调往四川石油学院挑起党委书记兼院长的重担。刘肫淑二话没说,又跟随马载来到巴山蜀水间的南充油矿。

  垂暮晚年情最真。因长期积劳成疾,从1992年开始,马载多次中风,3次心肌梗塞,3次脑溢血,几乎年年患病住院,月月抢救。

  那段时期,刘肫淑天天陪伴在马载病榻前悉心照料。1997年,马载走完人生之路,享年92岁。

  2018年11月,原四川石油学院(现更名西南石油大学)六十华诞,师生们在学校档案馆前坪为马载立起一座铜像,纪念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学院的拓荒者。

  马载的名字和业绩,如滔滔湘水,源远流长;若香山松柏,苍翠常青。

  (据《广州铁道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顾宪之:有如神明的衡阳内史
革命的一生 战斗的一生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革命的一生 战斗的一生 2021-04-04 2 2021年04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