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尹朝辉 肖雅琴
“屋场恳谈会在家门口帮我们化解了矛盾,我很满意。”3月31日,衡南县宝盖镇小泉村村民罗细乃高兴地说。当天,宝盖镇司法所通过“屋场恳谈会+人民调解”的方式,成功调处了一起宅基地纠纷。
罗细乃和罗白生是邻居。今年2月,双方因宅基地发生矛盾,期间多次争执,并发生推搡,导致一方家人受轻微伤,矛盾深化。村支两委曾多次上门调解,均未化解矛盾。双方向宝盖司法所申请调解。
3月31日,宝盖镇司法所组织村组干部、老党员、双方邻居及亲属召开屋场恳谈会,现场调解纠纷。
开始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欢迎畅所欲言,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以便正确地处理此矛盾纠纷”。为避免矛盾升级,调解员详细征求大家的意见。在场人员敞开心扉,踊跃发言,用风俗人情和传统惯例劝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和睦相处,双方情绪逐渐缓和。调解员趁热打铁,背靠背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宣讲《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并组织双方及参会人员现场对房屋边界进行界定。
经过4个小时的屋场恳谈会,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在村委会和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现场签字确认,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随后,宝盖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发放了《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宣传资料,引导村民提高“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用屋场恳谈会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与老百姓零距离沟通交流,为化解纠纷提供了极大便利。”该所所长廖志荣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来,衡南县司法局深入开展“屋场恳谈会+人民调解”工作,将调解现场搬到百姓家门口,及时、依法、就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这种方式,该县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多起,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建设法治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