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姚永军 实习生 唐魏) 4月2日上午,松柏掩映中的南岳忠烈祠格外庄严肃穆。来自全省七市的民革党员、衡阳市各民主党派成员、南岳区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150余人齐聚于此,缅怀祭奠民族抗战忠烈。
祭奠仪式开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全体参祭人员向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三鞠躬,默哀一分钟。“中华勇士,志酬沙场,视死如归,跃马挥枪。前仆后继,无畏伤亡,成仁取义,同济共匡……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原主委刘晓诵读祭文,深沉而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忠烈祠享堂内回荡。各界代表手持黄菊,默然肃立,并依次敬献花篮。祭奠仪式结束后,参祭人员分为两组分别祭扫140师、60师、74军及彭士量、郑作民、孙明瑾等抗战英烈墓地。
市政协副主席、民革衡阳市委会主委谢肃呼吁在南岳忠烈祠新建烈士纪念碑墙,镌刻能够找到的所有抗战英烈姓名,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祭祀活动。
此次活动由民革衡阳市委会主办,民革南岳支部承办,南岳忠烈祠管理所协办。
南岳忠烈祠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象征。每年清明时节都有烈士后人、青年学生、抗日老兵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祭奠、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