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建军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严格执法,全市办案2889起,引入第三机构开展公平竞争评估,审查成员单位涉及市场交易的文件840份,废止13份;联合开展打传规直行动,取缔传销黑窝点6处……逐渐形成的市场扫黑除恶‘衡阳经验’在全国推介。”日前,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蒋云良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系统针对行业垄断、强买强卖、制假售假、非法传销、“三霸”等五类市场乱象,协同战、持久战,做到“三结合”“三到位”。
什么是“三结合”“三到位”?我市市场监管系统是如何做呢?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结合学习抓宣传,确保政策要求传达到位;结合“创文”抓宣传,确保社会共治推进到位;结合典型抓宣传,确保震慑作用发挥到位。
该局始终把学习宣传作为抓手,坚持以学促用、以学促行,提升执法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不断适应扫黑除恶的形势和要求,及时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动员会,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针对如何发现,如何界定,如何处置市场涉黑恶违法行为等问题,还分别举办了专题培训班,邀请市扫黑办、市司法局等部门的专家讲课,为监管执法人员分享斗争成果和经验搭建平台。面向全系统印发了《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手册》,举行了扫黑除恶知识闭卷考试,做到人人参考,确保人人过关。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化扫黑除恶宣传,不仅在车站、码头、机场、景区、政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和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等集中交易场所重点开展扫黑除恶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期间,还开展了市场监管扫黑除恶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广场、进市场、进窗口“五进”行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不断拓展宣传覆盖面,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市场扫黑除恶的积极性。
2020年11月2日,衡山县市场监管局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河北子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策划的传销案,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退赔受害人资金近70万元,及时消除了社会影响,有效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
这是我市市场监管系统针对行业垄断、强买强卖、制假售假、非法传销、“三霸”等五类市场乱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还对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烟草等19家公用企业进行行政告诫,纠正了全市38家驾校欲达成的垄断协议和固定驾驶员培训费的垄断行为;开展欺行霸市行为专项整治,查处“肉霸”“粉霸”“车霸”案件11起;开展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雷霆”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销毁假冒伪劣产品4.47万批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85.55万元。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了野生动物交易、哄抬物价、防疫物资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价格、保质量、保安全。
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把典型案例、典型事迹融入扫黑除恶宣传,将欺行霸市、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市场监管领域涉黑涉恶的典型问题以公告的方式通知市场主体,督促开展自查自纠,通过主流媒体通报了12起市场扫黑除恶典型案例。其中,杭州圣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衡山魔法容颜“焕彩”亮肤霜假冒化妆品案、“天津天狮”传销集团犯罪案、河北子龙文化公司传销案等案件的查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扫黑除恶专项督导组第一督导组到衡阳市场监管局督导调研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总局督导组认为,衡阳市场监管系统宣传形式多样,营造了氛围的浓厚;深入摸排线索,做到移送及时;突出市场领域重点,行业整治扎实有效;突出典型,案件查办有力;部门联动,齐抓共治,形成了打击违法合力;问题引导,源头治理,长效机制较为完善。
2020年11月2日,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上,市市场监管局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局代表作典型发言介绍“衡阳经验”,引起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