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肖春艳)3月25日,记者在衡南县洪山镇花田村看到,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村民正抢农时,抓紧进行春耕生产。
洪山镇是衡南县的产粮大镇,有耕地面积4.6万余亩,其中稻田面积4.2万余亩。为了搞好今年的粮食生产,该镇不仅在上级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另出台了多项激励措施,还加大对耕地抛荒的惩处,提出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提效益“双稳双提”的口号,要求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确保产粮大镇地位不动摇。
“我们重点抓好花田和兴隆庵、墨江和洪市、豆塘和双合、扬名四片千亩双季稻生产示范片,同时要求每个村要办好百亩双季稻示范点,这样能确保双季稻播种面积。”该镇负责人介绍。此外,该镇打算做好墨江村优质稻品种示范,鼓励种粮大户与健安米业协会合作,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再利用高岸田、天水田发展马铃薯、高粱、红薯、玉米、豆类等旱粮,及西瓜、香瓜、芝麻、果蔬等作物生产。
在墨江村洪安塘组,几位村民正在秧田里忙碌着,有的摆盘、有的糊泥、有的撒稻种……“这些秧田培育的秧苗可以插100多亩大田。”富农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清平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今年在村里就种了200多亩双季稻。镇里对种粮大户十分重视,今年提出要重点扶持培育7个专业合作组织和100户5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户,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这让他们对种粮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