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大路径”迈向“现代化新衡山”
茶叶等优势产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图为皇茶文化园鸟瞰图
石东村的扶贫车间前,脱贫户正在晾晒红薯粉
去年,衡山县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实现全覆盖
嘉力机械生产车间
新建的景贤小学
2021年,衡山将加快构建“一心两副三轴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

  “十三五”以来,衡山县持续推进“四个新衡山”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功突破1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7.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3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2%;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67.6亿元、86.2亿元;2021年,该县将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中,让新战略新举措落地生根,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见到新气象——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夏建军  实习生  郑宏寅  图/衡山县委宣传部

  改革振兴风潮涌,砥砺奋进又一春。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个,新竣工投产亿元项目5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4%;广海铝业、明朔磁业、诚峰建材等新建项目竣工投产,佳诚新材二期、嘉力机械二期、皕成科技二期、恒信新材二期等“倍增”项目拉动工业产值增长超过10亿元……回望过去的一年,新型工业提质增效、打造现代产业强县成为衡山县无限春光里格外抢眼的亮色。

  矢力创新,阔步前行。2021年,衡山县将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中,让新战略新举措落地生根。

  实干2020

  回眸2020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开放创新等七大“关键词”见证了衡山人这一年的“极不平凡”和“极为不易”。

  【关键词一】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这一年,全县4300余名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下沉基层,第一时间完成了确诊病例收治和密接者的排查隔离;中高风险地区入衡人员“14+2”管理全覆盖,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疑似病例零漏诊。

  同时,全力开展“援企服务、助力倍增”等活动,选派136名干部驻企帮扶,及时出台“衡山六条”、促房市“十九条”等措施,减免企业税费1.5亿元,拨付涉企专项资金、产业扶持发展资金1.36亿元,在“奋战一百天”争先创优活动中荣获全市先进。

  【关键词二】开放创新

  这一年,全县研发投入6.09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申请发明专利267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5%;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认定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金裕科技获“市长质量奖”。

  “千家万户”行动引进项目63个,其中华盟新材料、湖南华升集团、中山明阳新能源等过亿元项目20个,正邦集团投资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正式落户,“三类500强”年内实现零的突破;新引进外贸实体项目4个,实现外贸破零2家,新增外贸出口资质企业7家。

  【关键词三】产业强县

  这一年,全县122个重点项目开工103个,开工率84.4%,完成投资54.37亿元,其中11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46.3%。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21.5万吨;完成油茶新造1.05万亩,获批全省油茶小作坊提质改造项目县;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优质稻、“两茶”、中药材、小水果、衡山黄鸡等优势产业逐步规模化。

  新建乡镇集贸市场7个,新增乡镇惠农服务中心6个,“农品山香”电商平台进驻企业或组织105家;新增本地旅游线路7条,全县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3.3%、21.3%。

  【关键词四】三大攻坚战

  这一年,全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186.7万元,高质量完成剩余95户、204人的脱贫任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省市下达的污染防治和“夏季攻势”年度任务全部完成;湘江流域禁渔禁捕工作全面落实并获全省先进;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8%。

  非法集资、“三贷三霸”等金融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关键词五】城乡发展

  这一年,湘江街、开云商城等7个片区的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开云新区市政道路设施逐步完善,黄花新区大型商贸综合体、安置区建设加快实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检验收,新型城镇化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开云大道竣工通车,紫巾沿山公路全线拉通,湘江二级航道实现通航,白南高速、G240长青—白果、S219日华—岭坡卫生院公路启动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2.67万亩;修复加固湘江堤防8.9公里。

  乡村振兴工作获评省市先进;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实现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基本建成,9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建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

  【关键词六】群众幸福指数

  这一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6.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6%;改造城市棚户区780户,新建公租房84套;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9800人。

  这一年,萱洲国家湿地公园“123模式”入选全省100例典型改革案例;“大应急”体制改革衡山模式得到全省推介,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荣获全省先进,成功创建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县。

  这一年,全县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51个,城区大班额问题全面化解;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主体竣工;开云中心敬老院基本建成,新增养老床位120张;非遗剧场建成主体工程,全县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73万平方米,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建设并获全省先进。

  【关键词七】政府自身建设

  这一年,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效落实,实现法律服务“一站式”办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81件、政协委员提案53件。

  这一年,全县“三集中三到位”改革顺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出213项服务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一般业务压缩至5个工作日;持续开展企业联手帮扶,为54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1个;县本级“三公”经费压减15%以上,财政评审核减率11.3%;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获评第十届全省双拥模范县。

  奔跑2021

  铿锵新征程,砥砺再出发。

  崭新的“十四五”,衡山县确定了五年“六新”目标:即“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开拓新局面、县城面貌展现新形象、生态环境获得新改善、社会民生实现新进步”。

  2021年,衡山县将继续奋力担当作为,坚持“七大路径”,以新姿态、新作风迈出现代化新衡山建设坚实步伐,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见到新气象。

  路径一:持续改革创新,厚植发展优势

  新的一年,衡山县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佳诚新材、恒信新材、嘉力机械等企业创建国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发挥人才引进导向,重点在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汇聚100人左右,引进青年大学生200人以上。

  ——稳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农村综合改革。

  路径二:补齐短板弱项,完善产业体系

  2021年,产业链供应链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该县将围绕抓企业、兴产业、强链条,构建上下贯通、集聚集合的产业生态。

  ——围绕县内8条产业链,聚焦65家重点企业,出台“一链一策”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全县有优势的汽车电子膜、集成墙面材料、金属表面热处理等核心基础部件的供给能力;补齐完善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短板链条,加强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和廉政文化相融合。

  ——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确保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40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家。

  ——推进黄花新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做强“农品山香”电商平台,规范有序发展“夜经济”,加快虎山福地、西游洞天矿洞景区、仙逸人间等重点旅游项目打造,启动开云新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路径三:坚持“三农”优先,推进乡村振兴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衡山县将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加大“三农”投入,稳住基本盘。

  ——抓好早稻扩面和双季稻示范,全面完成粮食播面50万亩、总产22万吨任务;壮大优质稻、小水果、“两茶”、中药材、朝天椒等优势产业,新造和低改油茶林1.5万亩,总面积达15万亩。

  ——规范运行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村组垃圾收集点实现100%全覆盖,全部建成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改建卫生厕所2919户、公厕36座,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路径四:落实关键支撑,增强发展韧性

  新的一年,衡山县把扩大投资、招商引资、优化环境作为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三大支撑,不断促进生产要素良性循环。

  ——以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确保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民间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0%以上;确保43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83个续建项目如期竣工或完成年度计划。

  ——着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全方位、高水平对接产业转移,年内新引进投资计划过千万元项目20个以上,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向乡镇赋权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精准帮扶。

  路径五: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

  2021年,该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高宜居水平。

  ——加快构建“一心两副三轴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一心,即老城区、黄花新区、开云新区和高新区形成的县域核心;两副,即北部的白果镇和南部的萱洲镇两个副中心;三轴,即国道G240、国道G107、G0421许广高速三条县域空间发展轴;四区,即以县城为核心的东部经济区、以萱洲镇为主的南部经济区、以白果镇为主的西北经济区、环南岳衡山的环山经济区。

  ——完成开云大道、紫巾沿山公路附属工程建设,确保黄花路一标段建成通车,畅通县城纵横路网体系;完成5个片区旧城改造任务,全面推进黄花新区、开云新区安置区建设,建设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

  ——加快白南高速、G240长青—白果、S219日华—岭坡卫生院公路建设,完成南岳高速萱洲互通征拆工作并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启动衡山综合客运枢纽、黄花新区公交总站建设。

  路径六:抓好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1年,衡山将着力抓好社会建设,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94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加快二中整体搬迁步伐,推进岳云中学迥程堂、职中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新建科技中专实训楼,实施进修学校综合楼危房改造,扩建城北小学教学楼。

  ——建成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并投入使用,搬迁妇幼保健院;加强城乡居民医保统筹,确保参保率95%以上。

  ——建成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加快工人文化宫建设,新建图书馆分馆;开展“三下乡”活动100场以上,全年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费接待15万人次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市十一届全运会。

  路径七:守牢发展底线,维护安全稳定

  这一年,该县将继续压实安全发展责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金融领域风险排查,持续开展“一非三贷”和金融领域涉黑涉恶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积极盘活有效资产。

  ——全面整治燃煤锅炉、“散乱污”企业,抓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南岳衡山自保区矿山关闭退出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森林提质改造600公顷,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50%以上。

  ——建成“雪亮工程”第十一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抓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积极做好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纵深推进双拥工作开展,继续加强人民防空平战体系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七大路径”迈向“现代化新衡山”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七大路径”迈向“现代化新衡山” 2021-03-17 2 2021年03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