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海强 通讯员 许 璐
“明天省第二届油菜花节就开幕了,越到最后关头大家越不能松懈,必须压实责任,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争取通过这次油菜花节,把我们华山村乡村旅游的名片擦得更亮。”这是3月15日,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的一个镜头。
记者从衡阳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2769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已于近期圆满收官。
据统计,换届后全市实现“一肩挑”的村(社区)2607个,占比94.15%;已选出的1553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5918名,比上届提高97.9%;平均年龄41.9岁,比上届降低6.9岁;女性委员5542名,占35.6%,实现了学历、年龄、性别结构全面优化,选民参选率、一次性选举成功率、“一肩挑”率、结构干部当选率、平均年龄“四升一降”,为乘势而上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
超前布局
打好前期准备“主动仗”
选出群众满意的“领头雁”,换出心齐气顺的新班子,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至关重要。
为层层压实换届工作责任,市委两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换届工作,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从纪检、组织、民政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督查指导、风气监督、宣传舆情等专项工作小组,全方位保障换届工作有序开展。
启动之初,市委即统筹市县乡村四级力量,全面落实“五联五包”责任制,即市级领导联县,县级领导联乡,乡街干部联村,村(居)干部联组,党员、组长、村(居)民代表联户;包政策宣传,包思想工作,包实现组织意图,包规范操作,包矛盾化解和风险防范。
2020年10月19日,市委书记邓群策带头赴衡山县松坳村、新场市社区调研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情况,强调要更加主动将换届前期工作做充分。
在市委常委的带动下,市县乡村四级联点干部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屋场社区调研访谈,逐村(社区)摸清选情,了解存在的矛盾困难,宣讲换届工作政策,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谈及此次换届,衡山县白果镇紫楼村党总支书记赵岳说:“这次能从严从好从快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很大程度得益于换届前的群众走访。”紫楼村是此次换届全县12个重难点村之一,白果镇联点干部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及时消除了影响换届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向群众交上一本“放心账”“明白账”,各县(市)普遍采取乡镇(街道)交叉审计,城区采取委托第三方专业审计的方式进行财务审计,对财务不清楚不规范的退回重报,对发现弄虚作假、违规报批的限期改正,问题严重的移交纪检部门处置。截至2020年10月底,衡阳市已全面完成2769个村(社区)的财务审计工作,为换届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环环相扣
奏响村级换届“进行曲”
村(社区)“两委”换届是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一个环节进度跟不上、一个程序出了错,就可能导致进度落后甚至造成选举失败。我市旗帜鲜明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选举工作全过程,通过加强全程统筹、精准培训、督查指导,环环相扣推进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市换届办印发的换届工作流程图一目了然,我们基层的同志只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时间节点和程序去推动,换届就出不了错。”雁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张伶俐说。
我市换届办依法统筹考虑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程序,制定了5个阶段、36项程序的换届流程图,面向基层和各级换届办发放,并编印了《督查指导工作手册》、全程纪实本,确保换届工作周密实施。
为了让从事换届的工作人员全面掌握政策、熟悉流程、精准操作,在市级层面,迅速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办全市换届工作业务培训班,市县两级换届办和乡镇(街道)共2000余人参训,并通过以考促学,确保人人过关;在县级层面,按照县乡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共培训骨干1.2万余人次,培训做到了到村到组。
“换届工作方案制定了没有?”“培训会是否召开?”“重难点村(社区)情况是否掌握清楚?”这是2020年12月15日,衡阳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督查指导组第三小组督查指导衡南县松江镇村级换届工作的情形。
各地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紧锣密鼓铺开的同时,6支换届督查指导小组也马不停蹄地在基层一线督查指导。记者从市换届办了解到,这6支督查指导小组组长均由衡阳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担任,对12个县(市)区、“两区一园”的换届工作实行联点包干负责。换届期间,共深入一线累计督导549次,现场解答疑难问题898个,督办信访件72件。
参照市里做法,各县(市)区向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向村(社区)派出督查指导组和风气监督组共1100余个,现场“把诊问脉”,及时纠错纠偏,对108个重难点村(社区)逐一解剖、一线指导。
拓宽视野
选优配强百姓“当家人”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成与败,关键在于能否选出一支政治过硬、能担大任的基层干部队伍。
我市坚持提前布局、高位推动,于2020年5月出台“强基培育千人计划”,通过推行“双推比选”,即组织推荐、个人推荐,乡镇(街道)党(工)委比选的方式,大力培育村级后备力量特别是“一肩挑”人选。精筛细选每粒粟,秋收方得万颗子。此次换届中,共有1825名后备干部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为了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我市广开招贤纳才之门,打破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广发“英雄帖”,通过从现任“两委”干部中“留”一批、后备干部中“用”一批、致富能手和退役军人中“选”一批、高校毕业生中“引”一批等方式,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
为确保“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真英雄”,衡阳市明确“十不选”负面清单,坚持实行候选人“十三联审”制度,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在考察联审过程中,共取消441人的候选人初步人选资格。
与此同时,一大批创业致富的能手、德才兼备的贤人、年轻有为的才俊被推选到村(社区)“两委”班子中。
“我之所以选择回村任职,就是希望将青春挥洒在家乡的田野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谈及回村参选的初衷,贺海涛满怀激情。这名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90后硕士研究生,在此次换届中成功当选为家乡耒阳市太平圩乡凤光村的党总支书记。
石鼓区角山镇旭东村的梁光寰是当地有名的种养能手,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了300余户村民致富增收,安排2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如今,公司步入正轨,这次换届他毅然报名参选,并成功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民说起这位新任支部书记,个个都竖大拇指:“我们就盼着一个有能力的带头人,跟着他干我们致富有奔头。”
据统计,衡阳市15532名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中,有本村致富能手4036名,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1774人,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1133名,退役军人860名,下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164名。
严贯始终
确保换届工作“好风气”
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关键要事,社会最关注、群众最关切,必须把“严”字贯穿始终,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我市坚持挺纪在前,切实筑牢换届纪律“防火墙”。市纪委监委于2020年10月出台《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十个严禁、五个一律”纪律要求》, 12月初,又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打击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违纪违法行为的通告》,明确行为人破坏选举秩序的9种行为、贿选的11种行为和具体的处理办法。
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从严守纪这根弦,全市乡镇(街道)换届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班子候选人逐一签订了《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立下“军令状”。
我市还在市级媒体重要版面和时段,开设了“村(社区)‘两委’换届进行时”“正风肃纪抓换届”等专栏、专题,对换届过程和要求进行全方位报道,推动换届纪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各县(市)区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村村响”等平台,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张贴标语和推送微信短信等方式,广泛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方针政策、人选标准、法律法规等,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抵制拉票贿选、干扰破坏等违纪违法行为。
蒸湘区雨母山镇临江村“90后”党员谭珲说:“这次换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严’字,哪些‘高压线’不能碰,村里张贴的八部门公告写得一清二楚。”
市纪委监委还给予6个市级换届督查指导小组临机处置权,就地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并建立了换届选举违法违纪问题专办制度和限时督办、定期通报制度,对换届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村(社区)“两委”换届问题线索270件,查核241件,其中查实52件;共查处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件7起;全市通过各类渠道接到信访举报和网上舆情203件,比上次换届降低了80%以上,并全部回复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