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珂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村集体经济收不抵支,村级债务经年累积,成为影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一大隐患。
“2021年是村支两委换届之年,为让新的支委班子轻装上阵,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防范化解村级债务风险。”民盟衡阳市委建议,应利用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新近完成的有利时机,摸清税费改革前遗留债务底数,对债务真伪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倒逼村干部挤干债务水分。对债权人主动放弃、依法无需偿还的债务核销处理,对兼有债权债务身份或债权债务关系密切的抵冲销债,对三角债和多角债鼓励债权债务人自愿结对协商互抵;报酬性、公务性欠款不得计息,其他债务降为法定利率,已支付的超额利息予以扣除。锁定存量后,每年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偿债。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防范化解村级债务的内生动力。各村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当好“服务者”“中间人”,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销售、农业托管及法律援助等服务;开展土地整理和规模流转,增加流转土地附加值;主动与企业联姻,引进生产基地、车间。同时积极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清点“四旁四荒”等土地资源和闲置的老村部、老校舍、老厂房等建筑,进行流转承包或用于村集体经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