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罪当判处死刑的案件 法院不得主动开展调解

  近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法要求,对涉黑涉恶、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论罪当判处死刑的案件,法院都不得主动开展调解。

  最高法强调,在刑事审判领域,要严格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毫不动摇贯彻党和国家的死刑政策,准确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制度,对于涉黑涉恶、爆炸、抢劫、绑架、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论罪应当判处死刑或者必须依法严惩的,法院都不得主动开展调解,确保案件处理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心怀人民、公正裁判,守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新的一年,人民法院将有哪些“大动作”?会议透露出一系列重要信息。

  民事审判不和稀泥

  刑事审判兼顾国法天理人情

  案件裁判,不仅在于化解矛盾纠纷,更关乎社会风气、公序良俗。从“电梯劝烟猝死案”到“村民私自上树摘果坠亡索赔案”,近年来不少案件判决结果匡扶正义、为人称道。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对此强调,在民事审判领域,人民法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惩恶扬善功能,坚决同“和稀泥”做法说不,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在刑事审判领域,会议强调要严格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毫不动摇贯彻党和国家的死刑政策,准确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制度,确保案件处理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防止老人打官司遇“数字鸿沟”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坚持少年审判专业化发展方向,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会议强调,坚决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杀人、拐卖、强奸等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的重大犯罪,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要毫不手软。

  为进一步方便老百姓打官司、解决矛盾纠纷,全国法院近年来力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要加快解决各地工作不平衡问题,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依法妥善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建设“智慧法院”,不熟悉新兴技术的老人怎么办?会议对此强调,畅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享受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不断推出适老诉讼服务举措,避免在审判执行领域出现“数字鸿沟”,坚决防止出现老年人因技术原因无法立案和打官司的情况。 

  (综合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论罪当判处死刑的案件 法院不得主动开展调解
空间站核心舱春季发射
2020年我国水利建设 落实投资7700亿元
征信机构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
特朗普为何再陷弹劾危机
山东一金矿发生爆炸22人被困
计划检修停电预告
遗失声明
公 告
通 知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论罪当判处死刑的案件 法院不得主动开展调解 2021-01-13 2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