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全省职工大病关爱行动启动 ,符合条件的请在12月20日前,向基层工会提出书面申请
~~~
~~~市残联福利基金会启动2020年“爱心助明”公益活动,免费为65人提供适配助视器和视功能训练
~~~蒸湘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暖人心
~~~
~~~“点亮万家灯火”青峰社区招聘会很火热
~~~
~~~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僵尸数据”把“最多跑一次”变折腾好几次

  ■笑   乐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建设“数字政府”,数据代替跑腿,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或者没有效用,变成“僵尸数据”,结果群众不但没有“最多跑一次”,反而被这些数据折腾,来回跑断腿。

  笔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就反映出“僵尸数据”带给办事群众一串接一串的麻烦——前不久,笔者收到交警部门提醒称车辆已到年检时间,必须抓紧办理。根据信息提示,笔者打开省内“最强大的”政务办公App,上面明确说车辆年检必须预约。于是笔者根据流程打开预约平台,里面显示有几个远离城区的检测点价格便宜,预约车辆较多,而市中心的几个检测点价格稍贵,但显示预约数为0。想想时间紧张,笔者当即预约了市中心的检测点。

  笔者驱车半小时,根据导航到了目的地,一看,说好的检测点却是一片地铁工地。恼火归恼火,笔者又立即改约了附近一个检测点,并且一路拨打服务电话,一直占线。又驱车半小时,发现“检测点”变成了商场。

  既然已经变成地铁工地、商场,那么这些检测点的取消,应该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为何它们还以检测点的身份存在于政务服务平台?预约为何依然能成功?服务电话为何总是占线?假如中间有一个环节有提醒,笔者就可以不跑或少跑冤枉路。

  笔者调查了解,这样的“僵尸数据”或多或少存在于不少地方的数字政府建设中。一些部门上传数据只是为了应付考核,没有上传真正有效的数据;一些部门疏于维护,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群众按图索骥变成瞎子找马;还有一些办事流程未能形成完整链条,一处出现脱节,整个流程都“散架”,比如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健康码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导致群众出行受阻。

  “僵尸数据”是冷冰冰的数据,造成的危害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危害是一样的。由数据带来的挫败感给办事群众的心理伤害甚至更强:现实中面对面还可以找到人投诉,甚至吵一架也还能出出气;而数据出错误,都不知道找谁解决,还会让人误以为是“自己跟不上数据时代”。

  数据变“僵尸”,群众跑断腿。“僵尸数据”背后折射的是政府部门的担当缺失、作为缺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大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治理水平的过程中,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必须贯穿始终,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将“互联网+”简单化为“+互联网”。相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加以监督、督促改进,让数据动起来、跑起来,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大病职工最高可再获5万元帮扶
嘉少年成长守护营开营
有视力康复需求的赶快报名
60余家用人单位揽贤才
2020年“慈善一日捐”光荣榜(第五期)
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
让宪法铭刻人心
警惕“僵尸数据”把“最多跑一次”变折腾好几次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警惕“僵尸数据”把“最多跑一次”变折腾好几次 2020-12-07 2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