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 勤 邱 鹏) 12月4日,衡阳县开展2020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表彰活动,为王小伟、朱清平等223名晋级的“星级志愿者”授实名马甲,并对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西渡镇“厚德同心积分银行”志愿服务项目等1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冯秀梅、唐新平等10名最美“衡阳群众”进行表彰。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县建设中,衡阳县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发动“衡阳群众”,开启“文明实践+”,创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推动志愿服务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县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人数从13711人上升到78798人,注册志愿者队伍从36支增加到260多支。
围绕群众日常需求,今年以来,衡阳县各乡镇(园区)、社会志愿团体、基层“衡阳群众”全员发动,以政策宣讲、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公益助学、扶贫帮困、“三下乡”等主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和网红直播带货”“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等活动,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真金白银”;通过“送春联下乡”“送医疗下乡”“送科技下乡”“助残上门”“微心愿墙”等活动,给老百姓送上一份温暖;举行“小手拉大手”“爱心小课堂”“院士奖励基金”“百千万艺术童伴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活动,种下未成年人文明火种……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募集厚德关爱基金1000余万元,少办简办红白喜事1.6万余起,节约费用逾5亿元。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衡阳县还开发出文明实践App,通过“文明实践中心云”提供相关活动“菜单”,老百姓在平台上按需“点单”或发布“微心愿”,“衡阳群众”志愿者组织线上接单,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统一“派单”,采取“全域式寻单、需求式供单、全民式点单、精准式派单、评价式收单”的“五单”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截至目前,群众“点单”达2000余个,满意率达100%。同时,该县还探索“钉钉服务”模式——群众只要在“钉钉”服务平台上“钉一下”,“衡阳群众”志愿者就“盯准”群众需求及时提供志愿服务,让“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落细落实。11月12日,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会上,衡阳县作了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