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悟美学内涵 坚定“四个自信”

  ■吕志勇  (作者系常宁市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向人类社会提供丰盈鲜活的“中国智慧” “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以中国道路和发展理念引领塑造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未来。

  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如同浸润在一条蕴藏着无尽能量的长河之中,越能领悟好其中的美学内涵,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力量和思想光芒,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一、从框架逻辑中体会布局之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9个专题,92篇文章。主旨突出,著作内容丰富、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非常注重结构编排,它不仅能使我们清晰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且在布局的剪裁、文字的对仗、逻辑的承接,时时处处都体现着结构之美、整体之美,总能让我们在阅读或聆听中,获得“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感悟、享到“挥洒智慧、流放思想”的精彩。

  二、从民生情怀中闪耀赤子之美 

  仔细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会发现,“人民”一词,重如千金,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郑重提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科学作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深情道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并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并以此统领治国理政各个方面。中国大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见证着一个朴素的真理,都是人民情怀的彰显,人民立场的体现。这片赤子之心如金子般珍贵,情牵着百姓民生的一枝一叶,闪耀着“民为根、民为本、民为天”的思想光辉。

  三、从“两个维护”中引领光明之美

  “两个维护”既是党心民心所向,又是凝聚党心民心所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只有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从党的建设中坚守初心的清朗之美 

  围绕着初心和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行了丰富地阐释,提出了很多新论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各级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把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理论品格,通过制度给强化起来、固定下来,以保证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葆一往无前、久而弥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五、从人类命运体中展现中国的方案之美 

  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循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可以找到中国方案对解决人类问题的发展密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都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向人类社会提供丰盈鲜活的“中国智慧” “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以中国道路和发展理念引领塑造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未来。这一理念以东方智慧之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启迪着全人类对世界前途和未来发展的探寻。

  六、从古典名句中品味蕴意的清风之美

  用典深刻又恰到好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的一大特色。既感叹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运筹帷幄之高深精妙,又钦佩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一些历史典故的新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是引用的古典名句,为全国人民带来习习清风。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至少有90多处用典,思接千载,意骋万里,让散落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虽然简短、但都发人深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领悟美学内涵 坚定“四个自信”
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凸显“三力”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领悟美学内涵 坚定“四个自信” 2020-11-27 2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