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张志军)近日,衡南县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正式运行,标志着该县河湖管护信息化工作从“各自为战”升级到“组团作战”的2.0时代。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各级都重视信息化建设,分别建成了多项信息报送系统和智慧河长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实施统一的技术导则,使用难度大,更新困难,实用性不强。今年,衡南县河长办结合日常管护工作实际,在引入信息化元素方面,注重“整合+适当新建”的原则,在全面整合河长制和水利行业信息资源的前提下,新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护工作水平。
该县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主要整合和关联了水利部、省河长办的信息系统和水利行业的水旱灾害防御、节水型机关、小水电生态流量监测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和数据,新建视频实时监控,采用无人机巡河和岸线比对。视频监控点在整合水旱灾害防御方面40多个站点的基础上,新建的30个站点分布在全县12条县级以上河流,涉及河道监管、饮用水源保护区、船舶安全停泊区、砂石资源丰富地区、县级示范河等多项工作重点。无人机在常规巡河的基础上,引入了水样采集、远程喊话执法等功能,弥补了河道线路长、监管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