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成章 见习记者 吕镁妍
“我们就是安排一名普通员工去投标,也能中标!”近日,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以下简称“衡变公司”)总经理种衍民对记者说。
这绝非笑谈或夸大其词,而是衡变公司的真实中标案例。
种衍民补充道:“因为我们公司的产品过硬,在业界知名度高、认可度高。”
知名度和认可度由量变到质变,是由衡变公司诸多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及产品所衍生、叠加而成。
今年3月30日,由衡变公司自主研制的SR(H)SP-F-12500/35海上风电塔筒专用植物油变压器,在国家电器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一次性通过短路承受能力、振动和内燃弧等试验。这意味着我国打破了外资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了海上风电塔筒专用植物油变压器国产化。
这样的成就,只能算是衡变公司多年来的“常规操作”。通过自主创新,衡变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投放市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频频刷新输变电装备的世界纪录,创造了30余项世界第一。
记者从衡变公司宣传部门获悉,该公司先后研发了世界首台1000kV发电机变压器、1000kV级世界最大容量的单相1500MVA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1000kV级世界最大容量的320MVar特高压电抗器、220kV海上升压站一次设备、车载移动变电站等重点新产品近400项,填补国内外空白技术和产品上百项。
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衡变公司多年在技术创新上的发力。正如种衍民所言:技术创新是我们企业永恒的主题,它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产品创新和订单。
在衡变公司,持续保持研发经费高投入、坚持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相结合,已经成为惯例。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衡变公司建设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拥有技术研发人员47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77人。
因此,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大型水电、火电、核电主机制造及安装、调试等输变电装备制造领域,衡变公司掌握了最核心和关键的技术。
绝对的实力造就绝对的竞争力。“公司今年上半年签订的订单就有5.7亿美元,累计出口总订单额达28亿美元!”种衍民透露。
与此同时,在衡的另一家知名企业华菱衡钢,科技创新也可圈可点。
2019年3月19日晚上8点,CCTV4《走遍中国》专题片《超级煤矿》第一集《煤海蛟龙》播出。节目近距离、全方位展示了神东上湾煤矿高达8.8米的“超级采煤设备”。
这个全球独一无二的设备中,液压支架核心部件外缸、中缸体现了华菱衡钢的超强技术实力。由华菱衡钢提供的大口径高端无缝钢管制作而成的部件,成功实现了同类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华菱衡钢压力容器及机械加工用管研发科科长彭先明介绍,液压支架是整个综采工作面最重要、数量最多的设备,被称之为“定海神针”。由于井下环境特殊,对液压支架的承载压力有极为严苛的要求。哪怕仅升高一点距离,液压支架也有可能产生变形,在安全开采上存在潜在的风险。
“采用华菱衡钢S890大口径液压油缸用管制作的8.8米液压支架,在创造煤矿支护装备世界新高度的同时,承载能力达到2600吨,相当于180多辆重卡汽车的重量,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彭先明介绍。
更难能可贵的是华菱衡钢紧急情况下的技术攻坚能力。记者获悉,原来的同类产品都是从德国进口,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供应突然中断,华菱衡阳临危受命自主研发短时间内就取得了突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更多“衡阳创新”下的品牌,已形成矩阵在国内外不同领域展示“衡阳实力”:华菱衡钢高压泥浆用管助力我国深海可燃冰开采,泰豪通信研制生产的多型产品参加建国70周年阅兵,衡阳运机的大倾角输送机、隧道掘进输送机和移置式输送机国内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