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重大意义,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守住一个“正”字,把理想信念立在心上
(一)不忘初心使命。始终牢记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加强理论学习的自觉、强化干事创业的担当,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不褪公仆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在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强市和最美地级市中,履己之责、尽己所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不越纪律红线。要始终牢记党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坚决反对“四风”、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坚持“亲清”政商关系,以“四到四零”精神为企业服务。
二、紧盯一个“实”字,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
(一)抓产业链建设。按照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会议精神,我们将着力促进产业链发展,真正建立起“链长制”,积极构建“一位市级领导、一个承载主体、一个行业协会、一家金融机构、一批高校院所、一个联合党工委”的“六个一”组织架构,形成现代产业建设工作合力。逐链逐步以“两网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的工作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建设,编制产业现状图和产业全景图,制定产业链招商库和在建、新建项目库,打造产业链人才池、资金池,做好发展报告和招商报告,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着力建设具有衡阳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二)抓工业园区。尽快确定园区定位。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按照省级园区“一主一特”、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产业定位,确定各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错位发展、良性互补的发展格局。坚持园区高效益发展。探索建立“亩均论英雄”机制,鼓励发展“园中园”。推动改革和完善园区体制机制。构建更加专业、更有效率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园区调规扩规。鼓励松木经开区、常宁水口山经开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经开区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
(三)抓企业调度。将定期组织产值大户、税收大户召开交流会,分析研判工业经济形势,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借助第三方力量(如赛迪研究院、富士康工业互联等)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为企业赋能,帮助分析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等一系列问题。逐个行业、逐个链条建立微信群,定期不定期组织企业家参加“船山论坛”,组织沙龙,开展茶叙餐叙等多形式交流活动,促进企业之间互通情况、增加了解、增进友谊。
三、突出一个“新”字,把创新发展抓在手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将以创新引领开发崛起战略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不断为现代产业强市赋能,把创新发展贯穿始终,为实现衡阳市“一体两翼”发展新目标贡献工业战线力量。
(一)树牢新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深入实施衡阳工业“原地倍增”计划,加快推进衡阳市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环保改造,着力构建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格局。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挤进大型企业供应链。
(二)运用新方式。紧扣“育苗、入规、升高、上市、扩面”的企业发展五个环节,狠抓市场主体的增量和质量。通过推动眼镜小镇、钟表小镇、湘南纺织小镇、化妆品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增加市场主体和入规的数量。盘活改制企业的闲置厂房和土地,大力推动建湘柴油机厂等孵化基地建设,大量增加市场主体。以“四到四零”精神加强为企业服务,用好用足用活应对疫情冲击的各项减税降费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企业生命力、提升发展活力,扩大市场竞争力。
(三)践行新要求。确保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工作进度;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防范平台公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