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老旧小区的改造,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雁峰区狠下功夫、真抓实干、用心用情,交出了优异的“雁峰答卷”。近日,在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经验交流会上,雁峰区登台作了经验交流。
下好“民生棋”,以居民幸福为出发点
去年来,雁峰区根据区情区貌和群众需求科学规划布局,着力打造“三线”“四片”“多点”的老旧小区改造基本框架,依托湘江南路沿江自然风光、黄白路的教育资源、解放路的商贸基础,重点打造雁峰公园、先锋街道、丁家牌楼、岳屏公园四大片区,布局多个老旧小区项目,发展多元的业态形式,满足居民、游客、商户的不同需求,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街巷空间,重现老旧街区的活力,以此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新时代雁峰高质量发展。
落子“关键棋”,以打造标杆为落脚点
先锋片区是老商业中心,人气旺盛。雁峰区发挥优势,挖掘内涵,突出“仙姬巷”的传说、“马嘶巷”的由来、张飞与衡阳的渊源……再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彰显文化吸引力。他们尤其注意加减有度:老旧城区有不少违章建筑,该区坚持先做“减法”,破除阻力拆违,扫清小区升级障碍;同时,“把脉”居民的急、难、盼、愁问题,做优“加法”,建起复古围墙、无障碍通道和停车位等,完善小区功能,真正改到群众需求上。
凭借“走心棋”,以提升品质为核心点
以提升品质为改造的核心,雁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造计划,尊重民意,力求节约高效,紧扣打造完整小区、智慧小区、和谐小区“三大重点”,把握“三个核心”:一是居住环境更宜人。对原有花坛绿地提质改造,用空地改造小游园形成花海景观,加入雕塑小品增添趣味性;二是城市记忆更深刻。在爱民巷设置传统文化墙、二维码、文化经典分布图等。
在马嘶塘打造“城南旧事”文化墙,加入青砖、檐角和漏窗等元素丰富景观空间,呼应主题;三是生活更便利:布局多处快递柜、ATM机等服务设施,方便居民。
敲定“组合棋”,以三方联动为发力点
坚持政府、企业、群众联动,雁峰区按“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与设计、水、电、气和电视、通讯等单位协调联动,指挥靠前、主动服务,现场设办公点,每天就居民反映的问题开会协调,使矛盾和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后期还引入专业物业服务,形成商住共生和谐街区。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坚持“共同缔造”理念,以居民为主体全程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借助“衡阳群众”品牌号召力,发动辖区内的党员、群众成为旧改志愿者,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目前,该区2019年安排的5个旧改项目中,首峰小区、马嘶塘片2个已进场施工,丁家牌楼项目即将开工,另2个项目在招标和概算评审阶段。在2020年的7个项目中,爱民巷项目正在招标,地歌巷片在概算评审,师院西校区等5个项目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未来项目完工后,这些老旧小区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可谓下好旧改“一盘棋”,雁峰居民幸福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