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向吟吟) 9月28日,政协衡阳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市政协主席刘光跃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就“精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当好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建议案办理情况和“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协商议政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协商了有关人事事项。
2018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衡考察时,寄语衡阳“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2019年,市政协就“精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当好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这一课题开展专题协商,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6条意见建议。“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市政协2018年的专题协商课题,两年多来,该项工作备受各方关注。会议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和评价报告。
刘光跃指出,承接产业转移,是衡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三高地、四个新”战略指引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重要引擎。在精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结合“一体两翼”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招商引资,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高效承接和发展。
刘光跃强调,衡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是衡阳“最美的乡愁”,要代代传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认识要跟上,步子不能停,实现“申名”和“创文”“创卫”统筹结合、同步推进;要协调推动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擦亮衡阳历史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既要看得见发展,也要留得住乡愁”的最美地级市。
市领导周玉梅、何恩广、张亮、谢明芳、许云生、汪维、谢肃、谢宏,市政协秘书长夏平平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