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差异发展为导向,切实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珠晖是全市面积最大的城区,更需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构建珠晖现代产业体系。围绕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部署要求,我们立足“一区、两城、两极”的发展布局,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强区,建设美丽幸福珠晖。“一区”,即中心城区,通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业态布局,着力打造产城升级的示范区。“两城”,即酃湖高铁新城、滨江新区,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先导区。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人力资源、数字经济、文化体育等产业,将酃湖高铁新城打造成衡阳最具活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滨江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极”,即北片茶山坳、南片东阳渡,在东阳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全面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在茶山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质量都市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农旅强镇,打造南北经济增长极。
坚持以产城融合为载体,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珠晖作为衡阳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必须抢抓机遇,全力聚焦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城融合,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积极筹建湘南湘西人力资源产业园,力争利用3年时间,分步创建省级、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以“街区+社区+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云创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壮大高端眼镜产业园,积极承接深圳、东莞眼镜产业转移,加快衡阳眼镜小镇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园,抢抓衡阳建设陆港型物流枢纽中心这一机遇,加快衡阳铁路口岸物流园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智能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形成物流业集聚发展格局。做强盐卤化工产业园,依托盐卤资源优势,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做好盐卤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文章,着力打造高新技术盐卤化工产业园。同时,全力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切实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支撑,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牵引,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推进的新机遇,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领域发展步伐,依托本地高校科创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育数字经济、社交电商、人工智能、网络直播等新经济新业态。积极落实“万雁入衡”行动计划,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稳步提高产业创新水平,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坚持以要素保障为支撑,着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做支撑。我们坚持在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环境等方面做实保障,打造比肩沿海地区的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强化土地保障,积极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等工作,充分盘活闲置用地,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加强项目策划包装,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支持总部经济、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珠晖、建设珠晖;实施“双创”人才“培育计划”,着力解决务工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就业等问题,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珠晖、建设珠晖;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综合营商成本。大力倡导“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精神”,为建设现代产业强区营造优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