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盘打卡” 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
  新华社上海8月21日电  用餐完毕,上海市民林旭打开了“光盘打卡”小程序,对着空盘拍了一张照,AI自动识别后,他获得了157的正能量值。

  “正能量积累到一定数值,就可以兑换物品,包括书籍、手机、红酒等,也可以捐赠能量兑换爱心餐,帮助乡村儿童远离饥饿。”林旭说,这是他第十次打卡,还加入了一个群组,和朋友们一起坚持“光盘”。

  近期,一款“光盘打卡”的小程序开始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已有近百万人次参与。“百城千校光盘行动挑战赛”等活动也在全国高校中流行开来。

  “光盘打卡”的创意来源于一次就餐经历。2017年,该项目的创始人、“95后”的柳济琛在一家餐厅吃饭时发现,只要食客吃完食物,服务员就会送一张专属记录卡——“惜福卡”。“惜福卡”积累到一定次数,餐厅就会为顾客送上小礼品。

  柳济琛环顾店内,发现真的少有剩饭剩菜。“他们用较低的成本,让每个珍惜粮食的人有了获得感。”柳济琛说,“这么好的创意,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

  于是,柳济琛组建了早期的项目团队。然而,餐具形状和色彩千奇百怪,剩饭剩菜形态各异……系统既要识别用户拍的是不是餐具,又要判断到底有没有光盘、光盘到什么程度,这都对技术提出了挑战。

  “以科技创新、让AI助力,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科技人为解决食物浪费问题提供的新思路。”柳济琛表示。

  为了让系统更智能,柳济琛和团队成员花费半年时间,在全国各地搜集、采样,进食堂、访餐馆,发动上千人,拿到10万多种样本,再用这些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创造了一个“光盘AI”。

  为了吸引更多参与者,这个AI很“慷慨”:只要拍照打卡成功,就有“正能量”积分奖励。积分不仅可以兑换环保、公益、扶贫等主题的特色商品,还可以捐赠出去,由爱心企业根据捐赠的能量值提供一定比例的配捐。

  “只要你我不浪费食物,挨饿的人就有机会因此获得更多食物。”柳济琛说,“公益活动开展后,不少参与者反映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柳济琛透露,近日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和餐饮店主动联系入驻。透过这个数据化、可视化的小程序,让许多人看到了节约粮食的成果,切实带动了餐厨垃圾的减量。

  为了帮助大家养成“光盘”的好习惯,这个小程序还推出定时预约功能,并支持组织入驻。认证的组织可以邀请成员共同加入光盘挑战,通过活动、排行榜等形式激发活力。

  “我们希望以此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播爱惜粮食的理念,引领节约粮食的新风尚。”柳济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积极践行我军宗旨 发扬连续奋战作风 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全球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光盘打卡” 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
英法德三国拒绝美国恢复联合国对伊朗制裁要求
关于规劝“11·25”非法集资案 涉案人员投案自首、退缴赃款的通告
汽油、柴油价格小幅上调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光盘打卡” 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 2020-08-22 2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