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上元节,从正月十五一直至十九,五天时间,纵士民行乐。宋代元宵节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官员与百姓同赏元宵灯市。在上元节中,品酒、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著名爱国英雄文天祥《上元灯节》,就是描述宋代上元节唯一流传下来的名篇。
咸淳十年(1274年)元宵节的衡州城:百姓满满的幸福,州民恣意放松,全身心的快乐,既是享受者,又是快乐的传递者。没有前呼后拥的朝廷官员,也没有官员作指示,宋代衡州侯遇大市长,文天祥大法官在衡州城,以天地为席,设个大酒局,与百姓同乐狂欢,放纵酒与诗,舞与百戏的激情。
参与酒局者“骈肩累足,艥艥如鱼头”,热闹场面欢乐笑语声“如风雨潮汐,咫尺音吐不相辨”。
佐酒者:有“侑者集三面之人。”“及献酬,州民为百戏之舞。”“极其俚野以为乐。”“舞者如傩之太升,狂之呼。”
陪酒者:衡州府州民,全城同乐,万民同庆。文天祥所作的《上元灯节》整篇1020字,其中描绘百姓欢乐表情356个字,参与狂欢节人数:“不知其有几千计也”。
行酒:“酒五行,升车诣东厅”,大酒局最辛苦的是侯遇大市长,文天祥湖南路高等大法官,各有酒席,向百姓行礼,敬酒。
酒道:这几天官府,邸阁,官学,书院全部开放。“衡州张灯火合乐,宴宪若仓于庭,州之士女倾城来观……凡公府供张所在,听其往来,一无所禁”。
中国酒道精神:诗酒人生,普天同庆,700多年前发生在衡州府一场酒局,因为文天祥名垂青史,这场酒局的酒道精神是由我们衡阳人来书写。这些描述,我们是否可以推断,青草桥头酒百家应该在宋代时就己基本成型。
在上元灯节酒局上的快乐,我们无法体验,但在以后的生活中,在湘酒文化博览园里,我们可以去传承,传承衡酒之精神,衡酒之灵魂,这才是湖湘酒魂!中华酒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