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米根同差足拟,箬兰花发果堪娱。
劳伤吐血偏能止,痈肿排脓亦可敷。
不信肺间填窍穴,临刑剖看一囚徒。
赵瑾叔《本草诗》
爱美女性应该不陌生,白芨能够有效控制和祛除各种斑,并有美白的功效,近年来就有不少推广白芨美容品的宣传。其实早在唐朝,就有大医学家甄权在《药性论》中指出,白芨可以“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直接用其“洗面黑,祛斑”。 因为白芨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葡萄糖、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 其美容功效已是众所周知,而且可以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可惜这种美丽的植物不太喜欢“入世”,躲在深山峭壁上,吸收天地之精华。虽有红尘之美,却无红尘之味。
赵瑾叔的《本草诗》把白芨写得很神。其根据应该是承洪迈《夷坚志》说:台州狱吏悯一大囚,囚感之因言,吾七次犯死罪,遭讯拷,肺皆损伤,至于呕血,人传一方,只用白芨为末,米饮日服,其效如神。后来囚徒遭受凌迟大刑,因为曾受官方善待,死前将一味秘方告诉大家:治疗肺部咳血受伤,可以用白芨之根捣成粉末,与米汁调服,有神效。他多年的肺病因此痊愈。刽子手专门留心验证,即诗中所言“临刑剖看一囚徒”。果然,其肺叶上溃烂处,“皆白芨填补,色犹不变也”。
名副其实,白芨得此雅名,说是古时候有个军官打仗肺部受伤,有农民将像菱角肉似的根和草献上,外敷、冲服,肺伤愈合,军官大喜,欲赏农民,农民只求赐药名,军官问:“你叫什么名字?”农民说:“我姓白,名及。”军官笑笑说:“这药就叫白芨吧”。白芨味苦微寒无毒,入肺经。图经曰:出北山山谷,春生苗,长尺许。叶如初生棕苗,及藜芦,两指许大,色青翠。三、四月叶中出条,开紫花,宛如草兰,即箬兰也。结黄黑实,根色白,似菱,有三角,角头生芽,节间有毛。质极粘腻,可作糊也。性涩而收,得秋金之气,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肺伤吐血建奇功,痈肿排脓称要剂。破散中有收敛,盖去腐逐瘀以生新之药也。
白芨是兰科白芨属的一种,又叫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箬兰、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多年生草本,基部互相套叠成茎状,中央抽出花葶。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红色,地下有粗厚的根状茎,其根茎既像菱角又像荸荠,挺可爱。在植物谱系中,它与石斛、天麻同宗。
中医认为,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有“抗痨良药”之称。白芨的功效与作用表现有止咳化痰,止血生肌,对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都有一定的作用。从前刻印的人喜欢用白芨水来拓印章的边款,据说拓出的边款字迹更清晰。旧时农民在天气寒冷时,把白芨水涂在冻裂的皮肤上用来保护皮肤。白芨的生长成熟正常需要四年。而且它的根部还需要一种共生的真菌,这个人工培育难题,目前已得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