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蒸蒸日上
  ■本报记者  罗文鹏

  这是一系列让人振奋的数据。

  这是一系列让人自豪的排位。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全省第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二。

  全市限上批零企业网络零售额增长15.6%,居全省第一。

  214个省市重点项目、1048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面开工复工,成为全省第二个开复工率达100%的市州。

  47个项目同日集中开工之后,112个项目又同日集中开工,两次开工项目总投资达738.81亿元。

  经济社会恢复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大多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或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降幅,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核心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

  在各方的努力下,衡阳正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衡阳在大战中打出了衡阳人民的精气神,在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得到省委省政府特别是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衡阳的美誉度在提升、影响力在提升、软硬实力在提升,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A

  统筹推进两场战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加快恢复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局面,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批示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调整战役“打法”,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争分夺秒的战时状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两场战役。

  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市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3月12日,全市“奋战一百天 实现双过半”争先创优动员会召开,吹响了“比学赶超”抓发展的“集结号”。

  在嘹亮的号角声中,城市再现往日繁华。

  4月28日上午,我市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项目47个。这是我市今年3月初112个项目同日集中开工后,又一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两次开工项目总投资达738.81亿元。

  衡阳正呈现出项目建设的火热温度。这种项目建设的“夏季攻势”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加快恢复。

  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市及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十条意见”,帮企业“减负”;吹响项目建设和复工复产集结号,为发展“加油”;214个省市重点项目、1048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面开工复工,成为全省第二个开复工率达100%的市州;着力恢复群众出行、购物、餐饮、娱乐等社会正常秩序,充分保障各类防疫和生活物资,CPI为全省唯一控制在3.5%以内的地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B

  推行“母亲式”服务,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聚力战“疫”抓生产,我市推行“母亲式”服务。在全省创新开启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审批、银行贷款“白名单”“极速贷”等特色服务,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暖春行动”,全市累计发放贷款255.17亿元,市本级拨付企业解困专项资金1.85亿元。

  “小开心,市委邓群策书记光顾彭海军鱼粉白云店!”3月14日早晨,市委书记邓群策到鱼粉店消费的消息不胫而走,立即在衡阳市民的朋友圈里刷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市委书记这一个暖心的小举动,为全市统筹抓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鼓舞了信心。

  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朱健履新衡阳后,深入各县(市)区、园区开展调研,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部署。他来到衡阳发出的第一条微信朋友圈便是为石鼓区的蔬菜“打广告”,为刺激消费主动“代言”。

  早在3月底,全市214个省市重点项目、1048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面开工复工,成为全省第二个开复工率100%的地市。同时,全市狠抓企业产能恢复,帮助企业集中精力加快生产、达产满产,截至4月底,达产率为95.6%;全市限上批零企业网络零售额增长15.6%,居全省第一。

  C

  稳投资、促投资,掀起项目建设“大会战”

  4月7日下午,邓群策在全市“投资促进周”主题活动动员会上强调,要以非常思维,采取非常举措,快马加鞭推进稳投资、促投资,以重大项目建设和稳投资工作的实际成效,为圆满完成经济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展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担当和作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市)区纷纷创新举措,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耒阳市签约省二建 30 亿元建设项目,打造“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建设样板;白沙洲工业园抢抓国家“新基建” 战略机遇,以智能制造实现换道超车,签约新松机器人、氮化硅新材料、芯茂微 5G 产业园等 8 个项目;松木经开区围绕循环经济重要节点和支柱产业,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签约项目4 个,合同引资额 8.3 亿元。

  截至4月27日,我市纳入省“五个100”项目中的11个重大产业项目已开工复工9个,完成投资19.25亿元,高于去年同期5.7个百分点。

  多措并举,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D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抓机遇、抓项目、稳投资,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4月16日—18日,邓群策率队赴深圳市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与华侨城、比亚迪就加快项目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签约了万魔声学智造群等多个项目。5月12日下午,邓群策又率队赴北京,与部分央企深入对接,就加快实现制造企业产值倍增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朱健的力推下,我市首创“UP模式”,先后引进酷哇机器人、依图医疗等国内顶尖科创团队,落户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新兴产业项目,将在高新区布局智慧城市、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等重点项目;衡阳市企业发展“船山论坛”起航,掀起企业创新发展的“头脑风暴”。

  一个开放创新的衡阳,吸引四方客商的关注和聚焦。近期,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深圳科技工业园、腾讯、拓维信息、湘江鲲鹏等国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纷至沓来,向衡阳伸出合作共赢的橄榄枝。

  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内联引资项目290个,实际到位资金134.8亿元,増长1.99%;实际利用外资4.28亿美元,增长5.2%。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1个;对接洽谈项目167个,其中签约项目39个。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争资争项,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5.9亿元,17个专项债项目到位发债24.28亿元,第一批专项债项目反馈额度95.7亿元,储备新增中央投资项目932个、申请资金198.7亿元。

  全市经济恢复好于预期,指标完成超出预期。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0.7%,排全省第三;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全省第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二。

  衡阳正彰显强劲的发展态势,只要我们坚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衡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蒸蒸日上
■相关链接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蒸蒸日上 2020-05-21 2 2020年05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