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湘江,奔流不息;时代大潮,奔涌向前。
冬尽春来,春去夏至。一个繁茂葱茏的夏天已经如约而至,这座以“雁”为名的城市迎来一年中阳光最盛的季节。
在“大考”中坚守,在“大战”中亮剑,在“大疫”中逆行……807万衡阳人在这段从冬到春、从春到夏的数月时光里,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精神,唱响了一曲抗击疫情的嘹亮战歌,谱写了一曲奋勇逆行的英雄赞歌。
寒去暑来,烁玉流金,不平凡的2020年在风雷激荡中走来,一场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面对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批示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政同责,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打头阵的联防联控“战时”指挥体系,以最强执行力投入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历史必将铭记这场惊心动魄的全民战“疫”。衡阳这座“英雄之城”在这场生死鏖战中续写着“衡阳力量”:2月16日开始,我市无新增确诊病例;3月2日,全市48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目前,我市所有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2月1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衡阳,检查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在对衡阳疫情防控工作的评价中,杜家毫用“有力、有序、有效”六个字,对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4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到衡阳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
在这场全民战“疫”的“大考”中,衡阳正以最强执行力奋勇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A
抢先抓早
疫情突如其来,防控就是责任。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及早部署,高位统筹,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市密集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会等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邓群策和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朱健指挥安排疫情防控工作,每天过问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深入一线督查指导,调度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进展情况,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的率领下,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一线医务人员坚守岗位、连续奋战,为全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作出了极大贡献。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贯穿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全过程。
为了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市委和各县(市)区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战时指挥体系高效运行。市县乡村各级、各条战线、各个单位全面动员、紧急行动,迅速从休假模式变为战斗模式,“四级书记打头阵”,12个县(市)区展开地毯式排查,村(社区)防控工作全面启动。
为了抢先抓早,我市在疫情防控的最初阶段,以一个“快”字,做到了六个最早,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最早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取消春节休假。1月16日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1月23日,农历腊月廿九晚,邓群策赴南岳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在全省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之前,果断作出了全面暂停开放南岳景区的决定。南岳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开放的5A级景区。紧接着,我市对东洲岛、雁峰寺等多个景区实行暂停开放,并要求公共文化、文博单位、网吧、影院等场所一律暂停开放,取消各类文化体育聚集活动。正是这些及时有力的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
——最早在高速出入口、高铁站等交通场站设立医疗服务点。累计检测近150余万人次。
——最早实施集中救治。2月2日将全市确诊病例集中到南华医院救治,2月11日将全市疑似病例集中到南华医院救治,并将出院病例集中到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最早开展核酸检测筛查试点,前移防控关口。截至5月20日,全市共开展核酸检测筛查6.2万余人次,其中有424家企业单位1.78万余名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筛査。
——最早对全市医疗资源进行统筹。确定11家定点救治医院,设置了556张隔离病房床位,调配了1516名医护人员,全力开展救治工作。
——最早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正月初一,一支由6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医疗队火速从衡阳出发,驰援湖北黄冈,她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彰显了衡阳的担当与奉献精神。全市累计派出多批次94名医护防疫人员支援湖北黄冈、武汉。3月22日,衡阳城区万人空巷,欢迎援鄂医疗队英雄凯旋,场面之震撼,令人动容。
对重点人员的排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借助大数据支撑,我市组织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入衡人员等重点人员进行网格化、地毯式摸排。
严格的管控是阻止疫情扩散蔓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摸排出来的重点人员,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我市各县(市)区共确定30个集中隔离场所,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入衡人员均实施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并组建由社区(村)干部、民警、医生、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小组,为其提供健康监测、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服务,确保管控到位、服务到位。
复工复产人员的情况更为复杂。我市落实复工复产园区企业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复工复产人员的排查和管理。积极开展核酸检测筛査,防止疫情输入。同时,加强医疗机构排査,严格落实“四早”要求,组织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门急诊管理、发热门诊管理、血透中心管理等进行暗访抽查,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在对重点场所严格管控方面,我市落实分级分区精准防控要求,对社区、小区、园区、厂区、商区、办公区、农贸市场、门店等重点场所分类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遭遇战到主动战、总体战,再到常态化防控战,衡阳始终把握战机、步步为营,坚持一仗接着一仗打,确保仗仗都打赢,保持了疫情防控的有力有序和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
3月2日,全市确诊病例实现清零,治愈率100%,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目前,我市所有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进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新阶段,我市坚持思想不松、机制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正加快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始终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B
奋勇逆行
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一刻也不能耽误。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们用口罩的勒痕、开裂的双手、坐着的睡姿、湿透的防护服勾勒成一幅幅让人感动落泪的战“疫”图。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而作为湖南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衡阳市中医医院护士何青,则是刚与男友订婚的准新娘。1月26日,何青在抗疫前线度过了自己特殊的23岁生日。她说,“今年的生日真的很特别,虽然没有蛋糕和鲜花,但是有队友们最诚挚的祝福,心里暖暖的。我想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个日子,也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据悉,我市累计派出多批次94名医护防疫人员支援湖北黄冈、武汉。他们成为湘鄂两地夹道欢迎的最美逆行者。
面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我市快速集结救治力量。第一时间确定11家定点医疗机构,并将南华医院、南华附一、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市级集中救治医院,组建41名多学科的一流专家团队,统筹调配187名医护人员,分批次轮换进行救治。
为了做到快速收治,我市组织对全市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基层“早发现”能力。做到发热病人2小时内完成采样送检,12小时内出第一次结果,最长48小时内确诊或排除,确保病患者得到及时收治。
为了快速治愈确诊病例,我市充分发挥省市两级专家作用,实行“三个一”救治原则,即一患者一团队、一患者一方案、一日一会诊,在全省首创中医专家进入隔离病房全程参与医疗救治,治愈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面落实院感防控各项要求,确保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切实有效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我市把全面保障医用防护物资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抗疫优先”原则,对重点防护物资如N95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实行全市统筹,全力保障医疗防疫物资供应。下拨专项党费,对援鄂医疗队队员亲属和一线医护防疫人员进行慰问,全面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表彰奖励、职称和人才计划激励等政策。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人士纷纷向一线医护人员捐资捐物,用爱心温暖爱心。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定期调度、信息报送、应急值守、督查督办等制度,实行信息“日报告零报告”,编制了《疫情防控工作信息专报》77期,公布了咨询、疾控、心理服务等热线电话,24小时及时回复和处理群众的咨询和投诉。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C
统筹推进
凝心聚力战“疫”情,统筹兼顾促发展。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加快恢复,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进位争先,大多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或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降幅。
当疫情防控转入平战结合阶段,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调整战役“打法”,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争分夺秒的战时状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两场战役。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当前,已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阶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争中,衡阳已经打出了一个漂亮的“上半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