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下雨,来农场园子采摘桑葚的人较少。前几天,艳阳高照时,我和这里务工的100多名村民忙得脚都没沾地……”4月23日,衡南县云集镇福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江初颖向记者介绍道。
眼下,正是桑葚成熟上市的季节,在福颖专业合作社农场的桑葚采摘园内,乌黑红亮、酸酸甜甜的桑葚,让人垂涎欲滴。
2014年,怀着对农业的一腔热情,江初颖在家人和朋友一片反对声中,从城市到云集镇滨河社区流转土地近300亩,探索种植衡阳本地少有的改良无花果。2018年,又陆续种植了100多亩有机桑葚。
五年多来,江初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现是中国无花果协会、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理事。她总结出“好品质源于用心种植”,摸索出“四定六统”(定产量、定成本、定报酬、定奖罚、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统一销售)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使合作社效益稳步提升。
江初颖说:“合作社建立之初主要依靠是种植无花果来带动周边经济,但考虑无花果果期不长,还不易于长期保存。2018年,合作社开始尝试小批量种植桑葚,希望在丰富品种的同时,延长合作社农场内果树的挂果期。桑葚挂果后,合作社农场里的果子采摘时间将延长近两个月,周边的贫困村民也会有多更多农活。”
最初一个小小尝试,如今却大受裨益。现在福颖专业合作社农场4—6月出桑葚,7—10月出无花果,采果期延长了,周边的100多名农民以及贫困户的收入也跟着增长。50多岁的贫困户罗金元,孩子是脑瘫患者,前几年丈夫又因脑梗基本丧失劳动力,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她的肩上。江初颖知道后,不仅给她送去了慰问金,还请她来农场务工。
“之前想到家里的困难,我整天都唉声叹气。自从在江总这里做事后,既照顾家里,每天差不多还有近100块的收入,让我摘掉了‘贫困帽’。”罗金元如是说。
当记者提及到这些鲜果的销售时,江初颖从树上摘下一颗颗肉质饱满、紫黑油亮的桑葚介绍道,每年四月下旬,桑葚就陆续由青转红,继而转为紫黑。桑葚刚成熟便吸引了周边各县(市)区的客户。考虑园子的承载力,每天限定1000名游客,所以目前这点果子在园子里就基本卖完了。
果子能畅销,缘于果子确实有着不一样的美味。而这背后是江初颖先后参加了七届中国(国际)无花果产业高峰论坛、南方无花果种植技术交流大会、浙江省无花果产业大会、全市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了学到“真经”,她甚至不惜在对方的果园做义务工。
对取回“真经”,江初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周边果木种植者。在她的影响下,耒阳、常宁、衡东、蒸湘、雁峰等地已经推广了500多亩无花果和桑葚。
据了解,福颖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特色农庄、三星级农庄和市龙头企业。去年,江初颖又在云集镇杨柳村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准备进行综合农业开发。今年,福颖专业合作社又被衡南县确定为县级特色产业扶贫企业,为当地6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就业。